破解老年大学“一课难求” 让老年教育成为“标配”

来源:海口日报 2022-10-10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老年大学在校学员总数已超过1000万。1000万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两分钟抢光近300个班级名额。(10月5日《成都商报》) 随着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提高,有意进学校、受教育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大学“一课难求”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长,这表明,对老年人的关爱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目标,还需要用“文化养老”落实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其实,许多老人都想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锻炼思维能力,增强幸福感。如报道中所言,老年人上老年大学,从半推半就到不愿离开,从“外面的人想进进不去,里面的人能出不出去”,再到认为“未来,学习是最好的养老”的一步步转变,都预示着“文化养老”正在兴起。 老年大学“一课难求”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和旺盛的老年教育需求相比,老年大学的教育培训课程仍供不应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筹建国家老年大学,并且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了有钱有闲的“新老年”群体,他们不再仅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更加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对此,应建立扶持机制,除了加大官方渠道的扶持力度,还可引入社会力量办学,由此才能不断拓展老年大学教育发展途径,持续提高老年大学入学率和教育服务质量,让老年教育成为“标配”。总而言之,破解老年大学“一课难求”问题,一定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而让老年大学的“文化养老”作用更好地发挥。 (刘天放)

下一篇

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群体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目前大部分乡、村已建立老年学校,但大部分老年学校因无稳定的教师团队,教学未常态化开展。 为解决这一难题,水城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老年教育“师资人才库”,统筹组织全区20余个成员单位择优推荐优秀人才,按照“能者为师、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分领域成立志愿服务团,截至目前,共组建理论武装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团队5个,共储备师资103名。 下一步,水城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各服务团以“订单式送教”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坚持分类引导,开展受老年人欢迎的课程,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党的先进理论、党史国史、

2022-10-09

阳光继教
简报战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