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省夜校办调研组一行到海口市秀英区建新村、龙华区文山村、琼山区道崇村、美兰区演东村开展实地调研,为开展农民田间学校试点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开展前期调查。
省夜校办专职副主任曾纪军、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夜校办工作人员与各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进行了深入交谈,考察了各个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办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种养殖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了两委干部的学历情况、学习意愿等。
据调研,四个村基本具备办学的硬软件条件,群众及领导干部参学意愿强,对种养殖类的实践教学类需求大。调研过程中,针对集中学习难度大等问题,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提出了充实学习内容、简化学习流程,逐步实现中专学历与大专学历有效衔接的宝贵建议。
省夜校办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曾纪军老师指出,田间学校建成后将有三大好处:一是学习内容和授课方式接地气,可以让农民少走弯路。田间学校将探索两种学习模式,即:线上观看电视夜校节目和网络课程,线下根据种养殖户的需求展开实地教学;二是采用“土专家”加“洋教授”的授课模式,聘请当地的“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授课,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洋教授”也将与群众定期交流种养殖技术;三是田间学校的建成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乡风文明的提升。田间学校在教授种养殖技术、提升农民技能的同时,也将邀请本地乡贤宣讲乡村文明礼仪的有关知识,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田间学校建成后将为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和乡风文明治理的新模式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