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科研工作思路,提高北京市朝阳区各学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科研成果影响力,2021年9月24日,受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委托,朝阳社区学院(朝阳区职工大学)成功召开朝阳区整体构建校本科研和成果培育推介会。
本次推介会由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副所长李代远主持,朝阳社区学院副院长邵建华出席会议,朝阳区各校科管干部、相关教师、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全体教师及李晓蕴主任、刘冬青、鹿广静等教师参会。
会上,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副主任李彦超首先分享了学院校本科研工作总体情况和特色,从学院科研工作机制建设、科研课题的管理、科研队伍的培养、科研平台的搭建以及科研氛围的营造五大方面进行了介绍,展现了朝阳社区学院教职工在“科研因工作而生,工作因科研而强”的科研定位下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实际,以及全体教职工为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实力和科研影响力稳步提升而付出的努力。
随后,副院长邵建华受邀分享了我院获得“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项目—《朝阳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社区教育模式实践研究》。该成果是在副院长邵建华、副院长孙国华的牵头下,在社区教育处的辛苦付出下完成申报并获奖的。副院长邵建华指出,在此项科研成果的研究中,学院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开创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1+2+3+6+5”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社区教育模式;形成了由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四位一体共同参与,有效推进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管理体系。该项目已覆盖43个街乡、300个社区,受益的中小学生及家长达93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该项目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项目”一等奖,并获得“朝阳区第十四届教育教学年度成果奖”。由副院长邵建华、副院长孙国华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在刊物上,更加提升了成果的影响力。此项科研成果的研究,不仅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充分调动了我院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我院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
该成果获奖后,学院高度重视成果的推广、应用。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解决政府、学校工作的难点,开展好课后服务,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芳的带领下,学院迅速成立了青少部,对朝阳区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22所学校70个校区进行了调研。按照国家双减政策,秉承“推动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边探索边实践边研究,为全区的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构建课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学校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特色、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搭建起“六个一”的工作格局,即:树立一个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开发一个选课服务平台、倡导一种新型学习模式(PBL项目式学习)、组建一支千人线下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引入一批如网易有道等专业机构、成立一支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开展线下线上家庭教育咨询),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搭建有温度的校外教育枢纽平台。
交流会气氛热烈,朝阳区劲松职业高中主任杨辉、朝阳分院中心主任等领导做了交流互动,对我院科研工作细致、务实的服务态度,多角度营造科研氛围、搭建科研平台等做法及我校分享的科研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
最后,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副所长李代远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社区学院的科研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独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管理经验,并对我校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希望各校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多实践、多积累,形成更具学校特色、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继续搭建科研交流、展示的平台,为教师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助力。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
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