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学院动态> 遨游云端,乐学生活——番禺分校开放教育112线上教学及113线上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 正文

遨游云端,乐学生活——番禺分校开放教育112线上教学及113线上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州市番禺区广播电视大学  白淑杰、罗雁文

自“国开学习网”启用之初,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以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国开网”线上教学,以及本校范围内的线上教学和管理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国家开放大学基层分校特点的互联网+教学管理的新模式。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的原则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番禺分校线上教学工作实施细则”,对辅导教师教学的教学平台选择、教学设计理念要求、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形式与要求,以及线上教学管理安排及程序等内容都进行了具体的实施说明和原则性规定。

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12”线上教学模式和“113”线上教学管理模式。

一、“212”教学模式

1、两个主要教学和交流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与一路一网一平台。课前要求辅导教师将课程直播链接共享到国开学习网相应课程的“课程讨论区”并就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主题提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交流互动。

2、一个教学过程互动和课后辅导平台(课程QQ群)。该平台主要用于直播课程中,部分学生因迟到或遇到网络技术等问题寻求帮助以及方便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或直接指导。

3、二个主要实施主体(教师和学生)。利用“人人讲”或“小鱼易连”直播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和学习,并在必要时刻组织课堂直播互动和学术性交流互动。

二、“113”教学管理模式

1、一个学习主体: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是我校实施开放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和根本目标。

2、一个课程主讲教师:辅导教师。 

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体要素,他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思维、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以及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都将决定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我校比较重视教师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技术教育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课程辅导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3、三个管理和服务团队,即由学校中层干部及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总值教师团队、技术支持团队和导学教师( 班主任)团队。在整个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三个教学管理团队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值班要求通过番禺分校职工群、网上教学管理工作群、人人讲技术支持群以及教务管理工作群分别为其提供教学督导、技术支持、学生管理及其他支持服务工作,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效,秩序井然。

三、教学成效

刚刚接触和开展线上直播教学,对于每位辅导教师来讲,都要面对巨大的挑战和无形的压力:熟悉平台操作、进行综合教学设计(思政元素)、遴选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互动课等等,尤其是在直播的过程中还特别考验教师们的政治素养、言行规范和学术水平。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迎难而上,毫不退缩。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辅导教师和线上管理团队的辛勤付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课程学习群的反馈与调查问卷,该212线上教学模式和113线上教学管理模式均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2020年春季学期,我校利用问卷星平台对在线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继续本着广泛、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所需,以及更好地改进我校教师线上教学情况为目的,设计了《番禺电大2020春在线教学信息反馈调查(学生卷)》。回收了787分答卷,学生对教学平台的选用、学习资源的形式、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总体情况都做了反馈,满意度较高,其中几个关键数据如下图:

同年,我校还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平台,对本校2020年春秋两季毕业的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我校的课程辅导教师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100%,具体情况如下图:

三、教学反思

经过几个学期的线上教学实践,大家感触良多,有忐忑亦有兴奋;有辛劳亦有收获。教师们纷纷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管理与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对线上教学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期更大程度上满足国家开放大学对于开放教育创优提质的期待和要求。

即使前路漫漫,我们番禺分校全体教师依然始终不忘赓续百年初心,勇担开放教育育人使命,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dongtai/35022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