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老年教育> 办好老年教育 成就金色人生 > 正文

办好老年教育 成就金色人生

老年大学是党委和政府联系老人的一个桥梁。多年来,我省各地老年大学(学校)始终坚持“政治立校”,坚持“姓党”“为老”的办学方向,各级老年学校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班级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老年教育全过程,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精耕“三教” “寓教于乐”丰富内涵
老年教育要有生机与活力,必须在办学上动脑筋、想方法,在教师、教学、教材等上做精、做深。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是个农村回迁社区,老龄人口多。社区党委副书记冀明俊介绍,方兴社区老年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创新,19个班中的一个国学班格外受老年学员欢迎。
今年57岁的王成霞几年前来到合肥带孙子,孙子大了,就到家门口的老年学校报了国学班,学习书法和绘画。前不久,她亲自写了一副“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的对联贴在了儿子新房的大门上。“儿子和儿媳非常感动和高兴,都发来了短信说谢谢妈妈!”王成霞边说边展示拍的对联照片。
长期以来,师资不足是老年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补足?合肥市包河区老年大学连续9年开设师范教育班,巢湖市组建市和乡镇街道老年教育讲师团,马鞍山市花山区组建区老教委银龄助教志愿服务队……各地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为基层老年学校培养师资和骨干。
智能化时代,老年人没有被遗忘。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设立智能手机班,让老年人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
“选土、搓揉、熟醒、制坯、粗塑、雕琢……”在霍邱县老年大学里,安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田孝琴正在教室中教授学员们泥塑课程,学员们听得仔细、做得认真。
“精研课程、深耕教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教学,提升了老年大学的教育内涵。”霍邱县老教委常务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林家精介绍说,“十三五”以来,霍邱县在推进老年教育发展中,围绕示范校建设,打造出了一批泥塑、推剧等特色课,编制了一批本土化的教材,有力地提升了老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发挥余热 “乡村振兴”展现作为
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与建设,有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7月22日,在滁州市明光市张八岭镇普贤村,滁州老年大学校长张尽忠正在田间指导种植户袁杰葛根栽培技术。张尽忠告诉记者,老年大学在此设立了园艺植物栽培教学实践基地,一方面为学员开辟“田间学堂”,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拥有的农业种植经验施展出来,服务乡村发展。
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胡集村葛根种植大户袁保胜、明光市张八岭镇普贤村葛根种植大户曹杰等,都是这两年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老年大学充分发挥老年人的农业经验,深入田间实地指导。“张校长经常带着园艺班的老师、学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他们剪枝、封土、固架等。”曹杰说。今年他种植的200亩葛根,纯利润就能达到几十万元。
“老年大学学员既在学校上课,也通过老年大学提供的平台,参与农业经验技术传播、文艺汇演、文明创建、纠纷调解等服务社会的活动。”马鞍山市花山区老教委主任任代平介绍说,全区共建有80支队伍、银发志愿者人数达1588名,这些老年人活跃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等,汇聚成一道亮丽的“夕阳红”。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laonianjiaoyu/34176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