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未晚霞满天——记桑植县老年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谷利民
诗韵荡漾、舞姿飘洒、歌声嘹亮,澧水河畔的桑植县老年大学春季班正在开课。国学班、书画班、声乐班、舞蹈班……每天早上8点前,老年学员们陆续前来上课,每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笑意盈盈。聊起学习感受,大家纷纷表示“开心愉快”。
走起路来步伐稳健,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清瘦的脸庞上,质朴和蔼的笑容总是令人倍感亲切,这就是桑植县老年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谷利民。2007年至今,他用14年的时间把老年大学从一个综合班50多名学员,发展到35个专业班500多名学员,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张家界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老年大学校长”“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等。
“能为老人们做点事,再苦再累也无悔”
万事开头难,筹建老年大学让谷利民费尽了心思。2007年从县人民政府助理调研员岗位上退休后,谷利民走进老年大学。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老年大学办好。可问题接踵而至:怎么办学?如何管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经费来源……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但困难总要解决,他理清了思路,决定从解决学员问题入手,先把学校办起来。
没有学员?招!他利用在教育部门、行政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关系,挨个打电话、上门走访,反复动员老朋友、老部下(学生)报名进老年大学,终于招到了50多名学员。
没有预算?找!由于当时老年大学没有财政预算,只有县老干局每年提供5000元办学经费,谷利民一合计,还不够买一台好电脑。他四处奔走,向县教育局、财政局等16家单位争取到32.4万元办学经费,勉强保障了正常日常开销和部分办公设备。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谷利民心想,还是要将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才行。他找到县领导,获批每年10万元的财政预算,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终于充足起来。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桑植县老年大学开设了国学课,谷利民给学员们上课。
“以前在工作岗位上从来没有那么求过人,但为了办好老年大学,我是豁出去了,能为老人们做点事,再苦再累也无悔。”谷利民说。如今,桑植县老年大学有教学设备用品1000多件(套)、电脑16台,大小音箱、投影仪和活动舞台90多平方米,调音台、大功率音柱、电子钢琴应有尽有……
“激活办学动力,让老年大学充满活力”
“我虽然退休了,但为党工作永远不会退休,为人民服务永远不会退休。”谷利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谷利民和校委会干部一起研究下载学习资料的工作。
为老同志传递正能量、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艺风采搭建平台,谷利民注重抓党建,激活办学活力。他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选举成立了党总支和7个党支部,并抓细抓实党建工作。他以政治建校为重点,狠抓老年大学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老年大学党总支每月开展主题党日,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寒暑假也不间断,先后编印并宣讲了《谈科学发展观》等党课,受到学员欢迎。
为给老年大学党员进行党的信念教育,谷利民组织党员到洪家关贺龙纪念馆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带领党员重走长征路,在刘家坪回顾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历史,在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在重庆渣滓洞参观学习,让学员们深受教育。如今,在他的带领下,老年大学党员开展了“弘扬正能量、积极当先锋”活动,党员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均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率先垂范,退休后本色不褪”
老有老的特点,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学校,对此谷利民深有体会。退休14年里,他坚持以“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为办学宗旨,以“健康、快乐、向上”为办学目标,以“有收获,无负担”为教学理念,丰富老年朋友的学习和生活。
走进谷利民的办公室,只见书柜里摆满了各类书籍。在他看来,必须坚持学习,才能让一个共产党员紧紧跟上时代,永葆思想的先进性。14年来,他苦学不辍,先后学习了古诗词写作、书法,撰写了《关于办好基层老年大学的实践与思考》等老年教育论文5篇,经验总结文章10篇,编印老年大学5周年剪影《红霞满天》等书籍共计50多万字,学员都夸他是“老树春深更著花”。
2019年,一位家庭条件不好的学员生了病,但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谷利民得知情况后,不号召、不公开,悄悄在学校组织了85人自愿捐款10325元,助其治病。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谷利民带头捐款1000元,在他的带动下,354名学员踊跃捐款22020元。学员们提起谷利民赞不绝口:“谷校长在学习上帮助我们,在生活上更是关心我们,对学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桑植县老年大学坚持宣传红色文化,多次获得各种奖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教育永远在路上,我们的努力也永远在路上。”谷利民用实际行动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laonianjiaoyu/34229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laonianjiaoyu/34229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