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第二届学生优秀新媒体视听作品展成功举办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第二届学生优秀新媒体视听作品展成功举办

6月1日,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第二届学生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成功举办。此次作品展以“弘扬西迁精神·讲好交大故事”为主题,共展映了40部视听新媒体作品和33个网页设计作品。此次作品展受到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和招生办的大力支持,并在B站(bilibili哔哩哔哩)平台进行专场直播。作品展由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张宏邦主持,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马忠出席活动并讲话。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采编中心主任龚仕健,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渭南铜川工作站站长戴丽英,三秦都市报社副社长、三秦网、秦闻客户端总编辑李平,西部网副总编石克刚,西安我贞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雷宇等业界专家应邀做点评嘉宾和评委。

学院副院长张宏邦表示此次活动弘扬了我校的西迁精神、展示了我院的实践教学成果、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新媒体内容创意生产能力、营造了“求真求新、唯善唯美”的学院文化。

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马忠,首先对媒体界朋友的莅临表示感谢。马忠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先要讲好身边故事。作为西交的学子,弘扬西迁精神、讲好交大故事,既是我们的特色优势,也是我们的责任义务。马忠院长强调在西安交大这样一所工科见长的高校里,要办好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需打好“工字牌”、做好学科交叉,围绕新媒体技术前沿如元宇宙,智能传播,数据算法等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弯道超车办出学院特色、办出专业优势。马忠院长认为,在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在他们最有灵感和激情的年龄,学院应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并要求持续办好学院的新媒体作品展,以展促教、以展促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新媒体人才。

 张收鹏老师介绍了此次作品展的筹备情况,他表示实验教学和实践实训是培养文科应用型、全媒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理论、方法等转化为动手操作和创意生产能力。在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技能,是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关照,将为学生工作后尽快独立开展新媒体相关工作提供重要保证。杨帆老师说同学们在网页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设计意识、实践操作水平及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丰富了同学们的科技文化生活,传递了健康和谐的网络价值观。

此次展映的40部视听新媒体作品由我院本科生拍摄制,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体现了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和对社会的观察认识。作品《见字如面》通过穿越的形式,讲述了2021级西安交大新生与1956年交大西迁学生跨越时空对话的故事,巧妙的展现了交通大学的历史变迁。作品《八张相片》讲述一名在西交求学的香港学生,在毕业离校之际用相机记录自己与母校最后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作品《星辰明朗 浩瀚此夜》以西交夜晚十点钟为横切面,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西交学子眺望星空、树立远大目标、多维发展的故事。作品《仙交喵喵有话说》通过猫咪的视角、拟人的话语,记录了西交学子的多彩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作品《马恩的新闻观》通过手绘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的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活动。作品《千面交大》通过巡逻犬、少年班学生和两任校长的视角讲述了西迁精神、少年班特色及西安交大的办学理念。作品《贴心》记录在这个被智能手机监控统治的社会,一位女孩看似获得个性化精准的贴心服务,实则被诱导、控制的故事。作品《展颜》讲述医美、整容信息在新媒体平台泛滥,引发女性集体性容貌焦虑。一位初入职场的女孩为整容陷入网贷歧途、迷失自我的故事。

作品展映结束后,嘉宾评委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三个角度对40部视听新媒体作品进行点评,并给出意见和建议。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采编中心主任龚仕健说同学们在创意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表现形式生动有趣,比如作品《西交猫猫有话说》会在校园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将会得到广泛的传播。

陕西广电集团(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戴丽英说她是第二次参加学院的作品展,跟去年相比,同学们的视野更开阔了,一些作品创意很好,有着青春的张力。会选题能结合国家大政方针、能贴合疫情背景,声音画面方面光影结合虚实结合都做的很好。

三秦都市报社副社长、三秦网、秦闻客户端总编辑李平对同学们创意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同学们会视频包装、有新媒体思维,是主流媒体急缺的人才,可以赋予传统媒体更多活力。

西部网副总编石克刚表示展映的作品洋溢青春的气息,除了表现校园生活外,还关注到社会、法律等多个领域的题材,体现了学生围绕社会特点进行作品创作的意识和能力,值得赞许。

西安交大教职工剧社负责人郭阳老师说同学们用光影艺术纪录青春,用新媒体技术追逐梦想,从想法创意、情节设置、视听技巧等方面,可以看出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学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西安我贞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雷宇希望同学们能契合新媒体时代碎片化传播特点,发挥视频媒介的优势,用精彩的创意故事、具有网感的语言来打动用户,同时欢迎优秀的学生来公司实习。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助理、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刘昱晗老师说从展映的作品可以看出同学们下了功夫,可以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四力”,有脚力、有眼力、有脑力、有笔力,拍摄了精美的画面,讲述了精彩的故事。

展映结束后,学院老师和在场同学就展映作品与业界嘉宾评委进行讨论交流。刘斌老师认为同学们在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以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展现了专业能力,记录了青春的美好。蒙胜军老师表示此次作品展将激发同学们专业实践的积极性,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媒体作品呈现给大家。申楠老师认为同学们的视频作品传达了青春独有的气息和魅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让自己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91班苏怡丹同学说此次作品展让她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对自己以后新媒体作品创作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001班吴子杰同学说此次作品展加深了他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认识和思考,明确了以后专业实践创作的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001班张文轩同学说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他要更多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做有时代价值的新媒体作品创作。

 

 

文/张收鹏、邹福欢 张琼

图/卢文浩、邹福欢 张琼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5327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