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紧紧围绕构建高等继续教育育人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关键环节,充分激发高校和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活力,开展“江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30个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基地和30个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1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一流专业;培育建设500门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和推广价值的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一流课程,包含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课程;选树100门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遴选200部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重点教材;建设10门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共享题库;遴选100个省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
二、江苏高等继续教育“一平台两系统”建设工程
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模式,积极推动“互联网+”继续教育发展,建成一个开放共享、可扩展、可迭代的“省级高等继续教育信息平台”(简称“一平台”),搭载“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简称“两系统”)。“一平台”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集成共享、高校间学分互认、教育资讯和招考信息权威发布等功能,建构以人为本、纵横融通的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站式满足继续教育学生学习需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汇聚全省高校万门优质课程资源,同步研究制定在线课程建设标准,保证相关课程在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质量规格等方面达到同等要求。“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探索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学习档案记录、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与国家和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通过“一平台两系统”建设,为开展高校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建立弹性学制和实现完全学分制等奠定基础。
三、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千门优课下乡”大型公益教育行动计划
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持续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千门优课下乡”大型公益教育行动。组织全省高校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总目标,按照乡村党建、三农政策、科学种地、养殖天地、农产加工、智慧农业、农产贸易、乡村教育、健康生活、美丽乡村十个模块,结合各校学科专业特长,面向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推荐千门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在线课程。经专家认定后,作为“省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依托省科技镇长团、农机推广站、乡村教师培育站等机构,利用网络等融媒体手段积极宣传发动广大农民和乡村工作者参与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指导手册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可参加学习效果测试,获得的课程证书直接存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逐步建立完善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联动的管理、推广和应用机制,健全课程资源更新、迭代机制,探索学时认证、学习效果测试、学分累计以及课程证书申领等制度建设,一方面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融互通探路,一方面持续为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教育新动能。
四、江苏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倍增行动计划
依托省内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满足我省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群体学习需求,“十四五”期间,实施江苏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倍增行动计划(简称“五六七”计划)。“五”是指建设50个左右“高校银龄学习中心”,依托高校校本部办学资源,探索开设老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或采用非学历教育形式,满足老年人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需求。“六”是指畅通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学习通道,高校探索为60周岁及以上或退休老人提供多种适合学习的方式,一方面依托“高校银龄学习中心”举办非学历教育项目,一方面对符合前置学历要求的可免试入学江苏开放大学。“七”是指围绕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等需求,选择70种以上适合老年学习的非学历教育特色项目,制定并发布《江苏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倍增行动计划非学历教育项目指引》,获得的“写实性学习证书”可直接存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鼓励高校创新老年教育举办形式,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社区学习等学习模式,提供符合老年人习惯和特点的学习支持服务,培育江苏老年非学历教育品牌,最大限度为我省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打造高校服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