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会在青岛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甘肃省第十四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张俊宗,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省高教学会会长刘小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叶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
杜玉波致辞
杜玉波在致辞中表示,高等教育要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快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两个方面,发生系统性变革、格局性变化。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坚持四个面向,构建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第三,坚持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大学治理体系;第四,坚持普惠共享,构建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第五,坚持优质均衡,构建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第六,坚持融通中外,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开放体系。
武世兴致辞
武世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他强调,要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引领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使命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开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王轶致辞
王轶指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决落实、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评价体系的优化完善以及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培育锻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希望高等教育战线的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为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田辉致辞
田辉表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经验与举措,希望通过大会深入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创造高等教育的美好明天。
“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研制工作启动仪式
刘勇主持开幕式及启动仪式
大会正式启动“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研制工作。该指数将锚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与重大任务,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衡量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这对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主持开幕式及启动仪式。
刘伟主持主旨报告
朱高峰作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朱高峰、黄宝印、刘向兵、刘小强分别作主旨报告,刘伟主持。朱高峰以“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他强调要从数量、质量、结构、效率、效益、可持续性等多维度充分认识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要以面向全体、质量优良、结构合理、效率高、效益好等标准为建设目标。要从提高学校院系自主权、发挥教师主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挥、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黄宝印作报告
黄宝印以“以高质量治理推动高校跃升和质变”为题做主旨报告。他表示,建设教育强国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意义的共识已经形成,必须全面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他从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和“重中之重”作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加快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刘向兵作报告
刘向兵以“关于教育强国核心要义的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他梳理了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孕育及发展过程,阐述了教育强国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以及公平、质量、贡献和国际认可等“四个维度”的重要内涵,进而引申出“教育强国”核心要义的八个方面,强调非“双一流”大学也要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办好办强,奋发有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刘小强作报告
刘小强以“从教育强国到产教融合:几点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他基于“教育强国”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提出四个核心观点:一是支撑强大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特征;二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三是服务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使命和根本方向;四是产教融合获得了新的时代意义,产教融合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马陆亭发言
张俊宗发言
别敦荣发言
宋文红主持
引导发言环节,马陆亭、张俊宗、别敦荣分别作主旨发言,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宋文红主持。马陆亭以“高等教育强国中的体系建设发力点”为题作发言。他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体系、高等学校分类、新赛道和自主知识体系等四方面展开,强调要认识到大学新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注意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关注打造新产业源头,高校要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知识体系,既要观照古今中外,还要面向未来。
张俊宗以“中国边远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模式”为题作发言。他从具体实践中探索出若干全科教师培养的现实路径,包括设立初等教育学院,培养学前与小学初段贯通的全科型教师;制定职前、职后全科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尝试网络条件下的音体美教学;试点乡村教师攻读教育专硕方案等。
别敦荣以“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比较:表征与启示”为题作发言。他提出从高等教育的投入、状态和成果等3类8个分析维度共计13个具体指标,来进行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比较分析。他提出增加教育投入、推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建议。
叶民发言
杨颉发言
陆根书发言
陈志文发言
姜嘉乐发言
卢晓东发言
周光礼主持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叶民、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杨颉、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姜嘉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等专家,从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内涵阐述、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工程教育的实践路径等角度,开展深入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