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26日,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筑梦齐鲁,扬帆未来”2024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顺利实施。27名Z世代“萌新”从全国各地齐聚唐岛湾畔,开启“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身份蜕变之旅。
根据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新员工“雏雁计划”安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担第一部分“丰羽”阶段的培训,主要负责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理论知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社交和团队建设的学习内化,为后续“塑翅”“练翅”“启翔”阶段打下坚实基础。考虑到国家管网集团的央企性质与所处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特色资源优势,将以“爱国、求实、拼搏、奉献”等为内核的石油精神融入培训全过程,设置了极具针对性的理论授课、灵活多样的现场学习、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新环境、融入新团队、适应新岗位,实现角色转换的平稳过渡。
协作:我们是一个team!
“我们是‘六边形战士队’,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我们是‘真我青春队’,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7月17日15时35分许,伴着窗外盛夏的蝉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团建拓展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别出心裁的队形展示着画好的队旗,齐声喊出队名和口号。
为了让初次相识的新员工们尽快熟悉彼此,培训在第一天的下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破冰活动。机遇与挑战的抓手游戏、小组合作画像、设计绘制队旗、七巧板比拼业绩等,所有环节都是以“团队协作”为核心。在七巧板环节,刚开始所有小组都在关注自己的进度,七巧板分配不足,每组都完不成业绩。渐渐地,大家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互相借用七巧板,每组的业绩都在节节攀升。扮演“总公司董事长”角色的学员王艺桥穿梭在几个“分公司”之间,协调各“公司”完成业绩的进度,格外忙碌:“通过这次角色扮演才明白,管理者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轻松,工作如果各干各的,效率差且完成率低,只有集合团队智慧才能让业绩红火起来,获得共赢。”经过满满一下午的团队活动,上午还略显社恐的学员们迅速热络起来。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与奉献精神,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培训还专门安排了一系列以小组为单位、全员配合完成的活动任务。在“团队共创一幅画”活动中,小组需要合力绘出一幅以“我心中的国家管网”为主题的油画;课前的“启智润心微课堂”“凝神聚力微团建”活动,每组要轮流领颂经典美文、组织全班参与课前游戏、组员进行才艺展示等。班长张润泽表示:“所有活动都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不管是主要完成者还是配合完成者,都是服务于整个团队。”“在职场中,团队协作与奉献精神非常重要,希望通过培训,能培养新员工既有管理团队、取得支持的主角能力,也有甘当绿叶、不计名利的配角意识。”班主任杨绍蓓这样表示。
笃学:“信息量爆炸”的知识摄入
“油气储运现场实践很重要,我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去过那些输油气管道的站场?”“我去过新疆油田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站”“我在铁岭油库考察学习过”“我去过胜利油田第一采油厂”……7月19日9时许,在《油气储运生产运行工艺》的课堂上,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生产部副经理韩春宇正与新员工们互动交流,轻松的探讨氛围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除了油气储运基本知识,老师对油气储运的安全也进行了重点强调。
作为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管网集团格外重视生产安全问题,确保国家能源动脉平稳运行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培训设置了“油气管道维抢修技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QHSE管理体系及安全教育”等多个与生产安全相关的课程专题。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课程讲授过程中,机电工程学院付建民副教授将“青岛11.22管道爆炸事故”“10.28独山子石化特大爆炸事故”等案例一一呈现在学员面前,他表示:“这次培训特意从案例库里选取了油气储运的生产安全事故,希望以过往沉痛的代价提醒大家,将来从事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新员工们拉响安全生产警报。”
对于新员工来说,与业务知识同样重要的还有对于角色转换的认知和企业文化的认同。为此,培训特设“流程变革与数字化转型”等企业认知类、“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等职业素养类、“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信念”等思政教育类课程,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身份。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刘笑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备课过程中,加入了大量国家管网集团的企业元素,并根据新员工年龄组成、专业配比的基本情况,量身定制了课程内容。“新员工都是2000年前后生人,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我将课程内容和互动环节都做了调整,让大家开心地学习、愉快地完成身份转换。”刘笑副教授说道。
此外,培训还组织新员工赴石油工业训练中心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模拟演示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勘探、钻井、采油、储运、炼化全流程,为理论学习做好有效补充;安排至青岛党史纪念馆、一战遗址博物馆进行红色研学,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帮助新员工系好职场“第一粒扣子”,提升政治定力与担当精神。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商务分析专业的学员马然对此收获颇丰:“我并不是学石油相关专业的,在国外读书时对党史的学习也相对薄弱,这两次现场学习既让我大概了解了油气生产与储运过程,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让我对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网人增加了信心。”
拼搏:比赛没别的,“拼”就完了!
与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新员工同期进行入职培训的,还有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北方管道公司的新员工们。为了加强班际交流、促进集团各分公司间的互动联谊,也为了进一步激发新员工的拼搏意识与团队精神,学校组织山东分公司与东北公司的学员们在体育项目上进行友好切磋。
“山东山东,必胜!”“东北东北,加油!”7月19日17时30分许,排球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随着一声哨响,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和东北公司的气排球友谊赛拉开帷幕。比赛以主力队、业余队的组队形式分两个场地同时进行。赛场上球员们扣杀、拦网,战况焦灼;赛场边啦啦队鼓掌、呐喊,加油声此起彼伏。两队球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共同贡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双方最终以主力队、业余队各胜一次的结果打成平手。
每一次胜利都不是巧合和运气。考虑到大部分学员都没有打气排球的经验,培训在比赛前一晚特意安排了气排球集训。学员们为了比赛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跟着教练学得格外认真,从发球到垫球,一次次失败就一遍遍练习,训练结束前都已经打得有模有样。在山东分公司获胜的主力队中,队员赵欣洲此前就从未接触过排球类的运动,当被大家推选为主力队员时,“硬着头皮”上的他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能上场是大家给予的信任,我必须‘拼一把’,超越自己,不给团队拖后腿!”
瓢泼的大雨浇不灭比赛的热情,7月22日晚,两个培训班间的篮球友谊赛也如期举行。组织委员韩振鹏主动请缨担任山东分公司球队的队长,带领团队参加了两次友谊赛:“球类运动要有团魂,上了场配合比技巧更重要,比赛没别的,‘拼’就完了!”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为团队”的念头、每一个“拼一把”的员工,比赛才能取得胜利,企业才能走得稳健长远。
研思:“小课题”也有“大思考”
“对于生产运行设备数字化维护方法,我们组有以下几点思考……”7月26日19时,第一组组长蒋筠潇正代表小组进行结业汇报,流利的表达、自信的输出赢得了全班的掌声。
“学而不思则罔”,为了促进成果内化、提升学习实效,培训专门设置了“微课题研究”任务,并邀请专业老师教授学员如何选题和推进研究。从设备维护到企业形象打造,从职场身份转换、职场时间管理到当好青年员工生力军,五个小组结合学习所得进行了差异化选题研究。三个夜晚的思想碰撞、每个课间的交流研讨,终于产出了凝结着集体智慧的微课题成果。
“我认为可以从设备重要性、事故后果、现有设备风险、维护方式演进、维护与数字化结合等五方面着手研究。”“那么我们的提纲可以概括成背景、现有不足、数字化改进三个大方面。”“案例可以用老师课上讲过的管道爆炸事故。”“同意!”“我也同意!”……第一小组的6名组员全部毕业于机电工程类专业,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选取了与工作业务相关的选题。“油气储运安全非常重要,老师课上讲的很多案例都给了我们启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思想的交汇也让我获得很多新的信息,对我帮助非常大。”学员丁建敏说道。
第三小组对“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身份转变”这一选题颇有感悟,从前期的搭建提纲、丰实文稿,到后期的模板选择、内容美化,组员分工明确又彼此补充,成果中处处充盈着学习所思所感。“培训中老师讲到的职场素养和道德让我有了很多思考,如何从学生常说的‘知行力’转换到职场强调的‘职行力’,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讨论,能够帮我们更快地进入角色、适应职场。”学习委员、组员邢梓洋表示。
随着结业汇报的圆满结束,充实的培训时光也走到了尾声。如果有人走进教室,目光一定会被北边墙上的“荟萃角”所吸引。经过十天的沉淀与积累,那些承载着学习感悟的便签纸已经多到溢出了“荟萃角”,蔓延到了墙上。小小的“荟萃角”仿佛长出了五颜六色的羽毛,就像一只只职场“雏雁”丰硕了熠熠发光的羽毛,为翱翔苍穹做好了充分准备。
“十天的培训紧凑又充实,信息量非常大,‘荟萃角’的每一张贴纸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也是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管网人的信心和底气,培训过程中我也做到了‘阅己、越己、悦己’,感谢石油大学。”学员张孟雨表示。本硕皆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前不久刚毕业的学员崔继彤对培训有着特殊的感受:“母校承载了我的青春与学业,如今又从这里启航进入新的人生阶段,我会铭记这种特别的缘分,带着‘石大人’的精神印记继续前行,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从“新兵”到“英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既已启程,便不惧风雨兼程。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会继续将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贯彻新员工培训始终,为培养一支“铁的信仰、铁的本领、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的新时代管网铁军“加油”助力。(供稿人:刘润 摄影:杨绍蓓 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