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潍坊市首批社区教育协调员聘任仪式在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举行,同步启动6处社区教育服务站和社区教育服务岗。
首批受聘的教育协调员为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6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多为社区“两委”成员或专职社工,在加强与学校沟通、服务辖区青少年家庭、开展青少年实践活动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将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社区教育协调工作中当好“信息员、统筹员、办事员、救助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介绍,为强化教育惠民便民的精准化服务水平,特别是充分发挥社区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打通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的“桥头堡”作用,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和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潍坊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妇女联合会决定在全市建立社区教育服务岗和社区教育协调员制度。
据悉,每个社区设置1个社区教育服务岗,配备1名社区教育协调员,具体负责与社区有关的教育工作。社区教育协调员原则上从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中遴选,要热爱教育事业、热心家校社共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志于服务辖区家校社互动、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社区教育协调员职责主要有四大方面:
做好组织协调,建设协同育人阵地。做好家庭、学校、社会联络与共建工作,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进行有效联动、互相协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育人体系不断完善,搭建和夯实社区家长学校、社区教育大讲堂等育人阵地。
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亲子阅读、文明家庭展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对社区内家长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进行统筹,面向青少年儿童家庭开放,形成教育资源在社区共享、教育内容在社区结合的良好局面;开展社区义工、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受到熏陶;根据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有专业特长的“五老”队伍、社区志愿者组织学习活动,丰富青少年双休日、节假日的校外生活。
强化服务指导,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等平台,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教育沙龙、家长座谈等形式丰富指导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
关爱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指导。依托学校教师、社工、志愿者等资源,为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难点问题,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内单亲、离异、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个性化指导服务。
为激励和确保社区教育协调员发挥好作用,相关部门也建立了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
将社区教育协调员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建立社区教育协调员工作档案,将社区教育协调员遴选聘任、业务培训、考察交流、履行职责等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及时整理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