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 甘南县培育“四类”人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 正文

甘南县培育“四类”人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甘南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着力培育“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产业工人、专业服务人才”等四类人才,为乡村振兴育人,为乡村产业振兴储能。2023年4月,甘南县代表黑龙江省在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2023年5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一、培育致富带头人,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坚持智库引领。县委、县政府以县乡村振兴学院为平台,引入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与东北农业大学、省畜牧研究所、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有235人的专家“智库”,提供种、养、加、销等全产业链技能服务。专家“智库”每年派出50名专家到县授课,先后参与全县乡村振兴基层管理干部专科班、企业订单班等210场次,培训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54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29名、养殖大户48名、种植大户160名。二是开展“双提升”行动。县委组织部、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县职教中心联合开办乡村振兴基层管理干部专科班,选拔农村基层后备人才,开展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累计招收学员331人,专科班学员覆盖全县95个行政村半数以上村干部,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队伍素质,增强带领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三是注重培训示范。2022年以来,依托县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开展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业务培训5次,培训人数2000余人次,为全县广大农村发展中药材、蓝靛果、高钙富硒有机水稻等特色种植,生猪、黄肉牛、稻田蟹养殖等储备优秀人才。先后打造出美满专业电商村、欢喜黄肉牛养殖贩运专业村、兴胜专业李子屯等40个特色专业村屯,为全县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是打造共建发展模式。县委、县政府与东北农业大学签订县校共建协议,成为全省首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工程县,通过校县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先后引入项目22个,覆盖全县6个乡镇17个村,种植面积近5000亩,构建起“政校企村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发展模式。二是组建服务队伍。县职教中心聘请合作社、农业高科技园区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土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为农服务队,每年提供农业科技咨询达12万人次。注重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实现“扶志、扶智、扶业”协同发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三是开展送教下乡。县职教中心每年下乡现场授课30多场次,线上课堂“农民网上点菜、专家在线下厨”,线下课堂“农时决定课时、学情决定形式”,把课堂开在村头、地头和炕头,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人才培育服务体系,现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978人,涉及高钙富硒水稻种植、稻田蟹养殖、林下赤松茸栽培、青贮种植、霁朗杂粮豆油加工等23个产业发展。

  三、培育优秀产业工人,保障龙头企业用工需求。

  一是订单式育人。县委、县政府与首农双河农场、奥瑞金(甘南)包装有限公司等县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育,为首农双河农场培训养殖技术人才122人、管理人才30人、企业新型学徒制64人,为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和技术人才35人,注册企业新型学徒制150人,开办机电应用技术专业订单班35个。二是实践式育人。与企业合作,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培训学员毕业考核合格后“零距离”上岗,招生与招聘无缝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在实践中形成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合作育人模式。三是央企帮扶育人。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支持下,县职教中心为村办服装厂开展了缝纫工操作培训项目,对全县123名农村妇女进行单针机、双针机等设备的使用及操作培训,加快从业人员从农民向成熟产业工人转变的进程,满足了全县服装加工帮扶车间和服装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

  四、培育专业服务人才,推动增收产业多元化发展。

  一是拓展培训工种。县职教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展焊工、电工、育婴、康养、美容、电商、面点、烹饪等近4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4000人以上,其中70%以上为农村流入城镇人口,有效拓宽了广大农民工就业渠道,为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便利。二是打造培训品牌。县职教中心化社会问题为劳动力技能提升契机,将社会化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年社会培训总量超5万人次,培育了一大批操作熟练、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军”,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打造了培训品牌。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为解决广大农民工就业创业供需不对称问题,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与县职教中心共同创办了“甘南人才大集”,定期在县直和乡镇开展人才招聘会,促进就业创业超4000人,成为县域内最为知名的人才交流平台。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xiangcunzhenxing/36121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