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智慧”助农赋能乡村振兴 > 正文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智慧”助农赋能乡村振兴

  “去年来地里搞研究的小伙子、小姑娘又来了!”8月的宁波海曙区高桥镇,阳光如织,金色的光辉洒满了广袤的农田。甬蔬家庭农场的刘大爷早早来到田间,迎接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00后”大学生们的到来。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田间调试安装设备。学校供图

  去年,宁波财经学院这支大学生团队首次走进田间地头,就为他的农场提供了个性化的数智化改造方案,给村里的农业生产带去了“黑科技”。此次重返乡村,为原有的灌溉系统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与升级。“我们针对村民反馈的意见,通过对系统内DUT模块通讯协议的改写,对超声波水位控制程序等进行了优化升级,不仅能为每处监测设备节省2000元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精度,降低了水资源消耗。”该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陈子坚介绍,正是有了去年“下地”驻村调研的经验,他们对农业生产、农业工艺及环境条件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让他们在科技创新上也更加得心应手。

  数据采样、田间安装、模拟演算、程序调试……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宁财院的大学生终于把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了。“我们对原先大量的感应装置做了数字孪生,现在灌溉系统的启动、水位变化的监测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这样小小一块屏幕呈现,用起来更容易上手了!”陈子坚和同学们一边演示控制终端,一边为村民讲解起操作指南。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田间调试安装设备。学校供图

  “下乡实践,才让我真正看到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不易,农民们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还要时刻关注降水、日照、风力等各类自然因素,真是‘粒粒皆辛苦’!”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大三学生江遒灏感慨地说,当他看到农户因自己团队的服务而减轻了工作量时,感到备受鼓舞,“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专业学习的意义,也让我在思想上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信念。”

  “看到大学生们再次来到村里,我们心里特别高兴。”高桥镇的一位村民激动地说,“他们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难题,还教会了我们很多新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作业、暑期实践等,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将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农业生产相联系,鼓励他们既要掌握前沿技术,开发新型装备,又要走入乡土深处,俯身躬耕实践探索。”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团队指导教师、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宁波市首批“科技副总”张育斌介绍。“未来我们还将依托专业建设,教育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强国强农的奋斗路上作出更多贡献。”张育斌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陈泓渊 徐凯阳)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xiangcunzhenxing/36202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