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共创未来!5月2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教育在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弘成教育联合协办的“新时代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论坛”在青岛圆满落幕。来自众多相关部门及高校领导、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及媒体代表400余人,共同展望探索新形势下职继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本次论坛以“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高等继续教育体系,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典案例等内容为主题,旨在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参与社会继续教育,促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与各级职业教育的融合衔接,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与指导。
新时代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论坛
本次论坛上午由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分别为论坛致辞。来自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弘成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的多名业内专家,围绕“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继教改革与创新;讲好《中国建造》故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类高校课程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交通天下 竢实扬华,“一带一路”国际培训中的职继融合教育实践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
夏侯建兵主持论坛
王小梅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进入大改革大发展阶段。伴随着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部门要狠抓职业教育质量,统筹职业发展,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教体系,不断推进校企融合、产学合作发展。同时,还应全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普通高校继续教务与服务新型学习社会的能力,助力职继教育的融合发展。
王小梅致辞
刘华东在致辞中表示,职继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国家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职继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国各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希望借此论坛,能够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构建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打造企业发展的产品模式、机制,加速推动职继教育的融合发展。
刘华东致辞
论坛上,各与会专家围绕职继教育相关议题展开主题演讲。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教育部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严继昌从准确把握“十四五”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继续教育的转型、一流高等学校的示范作用三个方面对职继教育发展作出阐述。他表示,在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首先,应尽快规划好智能时代的继续教育评价和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普通高校校企合作机制,制定培养补充学历教育,明确继续教育在大学体系中的定位。他认为,没有继续教育的高校算不上完整的高校,继续教育要写入大学规划,不能只以盈利为目的,要根据党中央的发展战略,提高教育质量,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严继昌作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教科院高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表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当今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目前,中国的职业院校共计1.13余万所,在校生约3000万人,这个数据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目前还难以为国家发展发挥一定的服务效能,因此我们要全面指导职业教育类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马树超作报告
弘成教育高校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原泉泉在论坛中阐述了信息时代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展教学、全面促进职继融合发展的新方式。她表示, 过去十年是继续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期,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要充分运用各种线上平台,通过这些软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做支撑,将线上教学和线上管理挂钩,为职继教育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原泉泉作报告
本次论坛下午由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白瑜主持。
白瑜主持论坛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建吉表示,中国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到今天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态势。它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多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谈到了“大职教观”,就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范畴包括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职业教育。当前我国继续教育急需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各类机构合理分工,建立继续教育成本分担和学习激励机制,健全高等继续教育服务质量体系。二是优化高等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积极探索推进各类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转型发展。三是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成本分担和学习激励机制。四是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吴国雄以“讲好《中国建造》故事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建设类高校课程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为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而打造的《中国建造》的建设过程,分享了“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网络平台+现场教学”协同育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创新经验和成效,以及课程评价和成效。他表示,通过《中国建造》课程的实施,培育了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王建吉作报告
吴国雄作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马国刚分享了石油大学多年来在继续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石油大学针对继续教育做了许多落地工作。2020年底,石油大学召开了继续教育相关会议,出台了若干意见,第一次把继续教育列为专项规划。目前学校开展四块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占了二分之一,主要内容就是面向行业和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党政培训。培训模式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开展战略合作模式,与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是政企联动,聚焦区域经济特点,开启政企联动参与模式。三是企企同堂模式,面向社会,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调研和培训。四是校园基地模式,把培训基地建在校外,进而辐射在全国。五是石油大学做继续教育不仅仅是办培训,更重要是参与到企业的人力资源中去,帮助企业去研究人力资源现状,帮助企业设计人才培养规划。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欣羚表示,我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铁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但中国国内输出型铁路的人才尚属匮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地化铁路人才严重短缺。在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发展职业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开展如下工作:2015年由我校牵头成立了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学科。2018年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南大学,34家单位共同参与成立国内首个铁路工程教育的共同体——“一带一路”铁路人才教育联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职业人才。
马国刚作报告
欣羚作报告
温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坤党在论坛中分享了继续教育治理现场、路径、成效三个方面内容。他表示,继续教育每年都会增加长期性发展项目,许多发展项目较为不稳。如今,温州大学逐步向非学历转变,推进区域的产教融合,由原来专科向本科、研究生转变,并在博士在职项目研究上不断创新。此外,温州大学还积极转变办学模式,面向社会多元办学,由单一的自我拓展,逐步形成跟企业进行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再把校内、外资源相互整合,对外采取办学合作模式,进而加速职继教育发展。
威海职业学院副院长勇治强认为,职业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有一定差别的,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职业而非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立足于职业道德的技能而开展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而非职业,以在职人员为核心,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追加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职业院校里面,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职业院校的两大部分,二者都包括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有几个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培训特征满足个性需求和岗位需求,注入的是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它还具有灵活性,课程设计要紧贴市场变化、岗位需求。
陈坤党作报告
勇治强作报告
据悉,除了各高校、企业教育专家的主题发言外,“全国高校职继融通合作发展联盟”正式成立,成为本次论坛一大亮点。在最后的“主题对话”栏目,业内专家还围绕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发展机制及路径探索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分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经典案例。
圆桌对话
全国高校职继融通合作发展联盟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