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暨浙江开放大学社科联2021年第二期学术沙龙在杭州举行。党委副书记卢方,副校长、党委委员张吉先分别出席相关活动,学会会员代表及浙开大教师近百人参加活动。
张吉先作讲话。他对全省开放大学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指出,近年来全省开放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各办学单位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努力提升科研学术水准,发挥学术交流活动的引领作用,浓郁学术氛围,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要正视系统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如科研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高级别科研项目有待突破,高质量科研成果明显不足,科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他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实际行动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他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强化价值引领,把握时代脉搏。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打造服务终身、作用凸显的研究评价高地”要求,树立大局观念,加强工作力度,使科研工作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真正发挥实践先行者、理论引领者和事业开拓者的作用。二是要强化问题导向,助力任务落实。要聚焦开放大学发展的核心任务,聚焦浙江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聚焦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等问题进行研究,加强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三是要强化科研管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细化科研管理服务职能,夯实科研管理服务基础;对现有科研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要结合“放管服”改革,做好科研管理的服务和督导,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四是要强化队伍建设,浓厚学术氛围。要鼓励和提倡资深教授带领中青年教师组成项目组开展科研,做好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要加强自身学术修养,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五是要强化办刊质量,扩大学术影响。继续着力提升《远程教育杂志》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要紧跟学术前沿,严把意识形态关,同时开展各项学术支持服务活动,进一步凸显杂志的社会价值。
活动特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教授围绕“社科类科研项目申报培育”相关问题作专题讲座。范钧梳理盘点了社科项目的类别和特点,对申报材料的书写格式和信息表的填写进行了详细指导,还从申报的选题、研究内容、预期价值、前期成果、参考文献等方面对课题论证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要点分析。讲座既有作为课题申报人的心得体会,又有作为课题评审专家的经验分享,是一堂“接地气”的辅导课,对青年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金华电大、台州电大、萧山学院和遂昌分校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作工作交流。本次活动还对浙开大2019年立项的6个科研创新团队进行了中期检查。“学分银行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等6个团队负责人进行现场汇报。现场点评专家对各个团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团队建设、经费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剖析和指导,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