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有效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成效,学院组织开展了以“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主题的师德楷模评选活动。通辽职业学院微发布今日推介“最美教师”系列报道——丁莹莹事迹风采,进一步激励全院广大教师以身边典型为榜样,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以实干担当为学院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丁莹莹,中共党员,现任通辽职业学院电大分校社会教育科科长。
让社区教育春风化雨
社区教育对丁莹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抓住了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理论素养。积极参加各类社区教育培训会议,阅读社区教育理论著作,系统地学习了现代社区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能。尽管有着十四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社区民众,远比以前单纯的高职教育复杂得多。尽管有时会遇上冷脸或者抱怨,尽管有时工作细琐到需要来回跑十多次,她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真诚地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地找到工作重点,解决具体的难题。在全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班中,教育教学要由原来的面向高职生转而面向各个社区干部,她查阅了各种资料,翻看了各类书籍,熬了几个夜晚,认真地备课说课,培训结束获得了领导和学员的赞扬。
把常识变成百姓的急需
在深入社区做活动时,发生了很多触动她继续努力做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事情。有次在京汉社区组织作“心肺复苏术”讲座,有位居民学员一边看着其他学员做心肺复苏一边哭,经过交谈,这位学员说:“看到这个急救的场景我触景生情了,之前没有学习过任何急救知识,过年期间家庭聚餐时候我弟弟突然情绪激动,倒地不起,到医院之后没抢救过来去世了,他还那么年轻,那么优秀,很遗憾当时没有学习过任何急救知识,没有第一时间为弟弟做急救。后来参加过几次您组织的这类急救课程,学习到了急救知识,前段时间我母亲心脏病晕倒,在急救车没赶来前,我利用学习到的急救知识,为母亲做了心肺复苏为她争取了急救时间,到医院抢救回来了!非常感谢老师您能在社区开展这些急救课程,这种课程太好了,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通过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丁莹莹一定要把社区教育做成百姓喜爱的品牌课程。
把公益讲座讲到百姓身边
社区教育的服务性质决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有时需要顾全大局,牺牲自己假期的休息时间来工作。她从无怨言,两年来在无经费、无场地、无人员的条件下,因为有电大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成功举办了两年的通辽市全民终身教育活动周;以“社区公益大讲堂”系列讲座为抓手,打造方便快捷的“十分钟全民终身学习圈”,开展“我帮你”、“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开展了“心肺复苏术”急救知识进社区、《民法典》讲座进社区进行免费法律咨询帮助、家庭花式面点制作、饮食安全、钢琴基础、形体舞蹈、进村牛羊养殖户科学养殖技能指导等贴近群众生活、服务群众利益的活动。疫情期间,创新了工作方法,利用网上直播的方式,为居民们开展防疫知识讲座、消防安全讲座等课程,在做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宣传通辽职业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和图书馆线上免费资源共享的使用方法,积极引导居民养成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把社区教育做成品牌
正因为这份踏实和认真,对于每次组织的活动,都精心设计方案,每次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自治区教育厅推荐,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经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专家组研究和全民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同意,认定通辽广播电视大学“社区公益大讲堂”为2020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国159个单位,内蒙古4个单位)和2020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国16个单位,内蒙古1个单位)。正因为这份荣誉让她无论走到哪里,工作都充满了热情。始终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用行动去精心呵护教育的点点滴滴。
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是她的工作和生活准则,用真诚和温暖做教育工作。秉承着“做一个普普通通却能给学生带来温暖和希望的好老师”的信念。在近十四年来的教育教学中,尽管走过弯路,有过挫折,但丁莹莹一直努力去践行这样的准则,这样的信念。正是这样的准则和信念,让她从稚嫩无知到慢慢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从急功近利到转向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如今她走上了社区教育工作岗位,角色转换中肩头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坚持一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用自己的真诚和温暖投入到为广大社区民众的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