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力举措。本文从协同提高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协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协同推进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对产业学院进行功能设计,从校企综合型、校企订单型、校行合作型、校地合作型、校会联合型等五个方面介绍产业学院的组建方式,从政府、企业、学校、学院四个层面对产业学院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既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内涵发展方式提出的外在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机遇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提质增值、促进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与地方政府、行业、大型企业等共建产业学院,加快向应用型转变战略。
产业学院指的是为直接服务于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用人单位或组织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 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
一、产业学院建设的背景
(一) 深化产教融合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及信息技术大规模融入产业,整个产业链对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产业技术呈现快速发展、交叉融合的特征,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高端研发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呈迅速递增趋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面对这一诉求,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适切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
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合作渠道、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能使资源相对集聚,主要专业与服务产业的特定对象相匹配,实现更加紧密的产学互动。这有利于实现双方诉求,较好地解决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问题。
(二) 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据 “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职业能力欠缺。相关调查研究表明,83.3% 的人认同本科生培养首重职业能力。但职业能力难以在传统、封闭的培养模式及环境下形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
基于校企合作育人的产业学院培养模式能够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前景紧密联结,将各方培养环境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对接,将真实工作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交互利用,这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为企业培养适应期短、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三) 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
根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应用型本科高校2013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 68% ,职业期待吻合度为46% ,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7% ,半年内离职率为 26%。这组数据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堪忧,毕业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强,择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进入企业后难以安心工作,这些问题也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困扰。在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下,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能够更全面认识行业、企业的工作领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岗位及业务流程,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能够实地感受企业文化,体悟企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毕业时,学生可以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被合作企业直接录用或推荐到其他单位就业,大大提高就业的针对性和就业质量。在学校与企业的交替培养及职业训练过程中,学生将拓展视野,提升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和自我创业的信心。
二、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
(一) 协同提高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地方本科高校沿袭老本科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式造成的弊端已经日益凸显: 一方面新建本科高校能拓展的学科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专业特色难以显现。通过创建产业学院,高校与行业、企业对特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构建群落式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专业特色;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科学选定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组建校企精英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团队,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育平台,实施人才培养环节,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引领高校内部治理方式及制度的变革,进而推动专业建设的综合改革,对同类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产业学院运作框架下,高校与行业、企业拥有共同的话语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设了更大可能。产业学院通过近距离的行业调研及企业代表的实质性参与,形成更适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更准确的职业人才能力标准,构建更合理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更真实的学习任务; 根据行业标准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已有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或者引入企业课程资源,开发全新的课程; 开展以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及支撑保障体系。
(三) 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产业学院应当承载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的阵地功能。高校要改变科研方式,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和特点,开展科技项目对接。针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高校要与企业共同组建科技团队,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集体攻关,提高研发效率,在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上实现叠加效应: 一方面,企业的实验室、技术研发室可直接建在高校,充分利用高校相对完善的硬件条件和人力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的科技平台向行业、企业开放,在检测认证、委托和联合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实现形式多样的合作,助力企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四) 协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高校与合作企业结合专业培养标准和实践教学特点,共建系统化的实践教育资源环境,助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实施; 共建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 ( 仿真) 职业环境感的实验实训场所; 共建企业新产品开发、员工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和师资培训等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改变学生到企业只是进行毕业实习的境况,使学生能够到校外基地完成在校内无法有效实施的培养目标任务。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结合,综合技术技能训练实现实训室与生产工厂结合,创新及研发能力训练实现毕业设计与研发服务结合,大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在校企双导师制下让学生切实受到现代职业训练。
(五) 协同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改善双方的人力资源结构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目的之一。随着转型工作的推进,应用型师资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更为突出。产业学院在解决这一难题上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如,通过双向任职构建稳定的专业建设团队,通过互聘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 依据学历、企业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及学术成果、专业岗位需要设定准入条件,分层次聘用专兼职教师; 以项目开发、国内外职教实践研修、岗位互换、企业顶岗实践为路径,分批次培养校内专任教师。
三、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
根据合作的对象及功能需求,产业学院可以多种形式组建与运行,现以武夷学院产业学院的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一) 校企综合型
为对接南平千亿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学校与福建圣农集团合作共建圣农食品学院。
学院以 “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深加工研究、技术孵化于一体的省内一流的产业学院”为目标,整合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物流管理等专业,实现食品专业群与食品产业链对接。同时,打造冷链物流信息中心、食品产业链示范中心、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中心等校企共享的科研平台,并进行科技研发合作。学院聚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文化传承创新等综合功能,实行学校与董事会共同领导与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
(二) 校企订单型
学校在与福建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功举办 3 届 “电 线 电 缆” 班 的 基 础 上,合 作 共 建“太阳电缆学院”,为企业培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人才,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共同开展科技创新。
首批毕业生已在企业就业,受到企业欢迎。学院根据企业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地点主要放在企业,聘请企业董事长担任学院院长,与学校派出专任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学院管理。
(三) 校行合作型
为对接南平旅游千亿产值产业行动计划,并服务海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与福建中旅集团公司共建中旅学院,重点在校企共建专业、共享平台、共育人才、企业员工培训及科技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四) 校地合作型
为对接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朱子文化品牌的要求,学校与武夷山市政府共建朱子学院,发挥学校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万里茶道研究院等高水平特色研究平台优势,整合朱子文化、旅游、茶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等专业资源,重点在文化育人与产业发展、文化研究与创新、文化弘扬与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 “武夷书院讲坛” “海峡论坛” “武夷山朱子文化节”等朱子文化传播品牌。
(五) 校会联合型
为武夷山现代健康产业、休闲养生产业和闽北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输送应用型人才,推进闽台深度合作,创新闽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教科文交流学会共建玉山健康管理学院。
学院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办学,学生 4 年都在大陆就学,三分之二的专业教师来自台湾。学院实行联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联合管理委员会是学院办学的决策机构,决议学院重大发展事项,其成员由合作各方推荐的专家学者组成。
四、产业学院的机制保障
(一) 政府层面的机制保障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国家和地方从政策、法律上给予机制保障。
在制度上,要建立对积极参与高校办学的企业的激励补偿机制; 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革,激发高校办学活力; 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项目研发的导向性政策; 完善学生实践安全保障等引导性政策; 进一步下放高校内部事务如内部专业调整、职称评聘、教学科研项目奖励、人才引进等管理权。
在组织上,要成立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协会或地区层面的校企合作组织,如成立体现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融入的 “产教联盟”,形成协同互动的 “对话”平台,对产教深度融合重大问题通盘规划及统筹。
(二) 企业层面的机制保障
企业应主动与高校合作制订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用人标准、学生实际,构建应用型人才能力矩阵与课程体系; 支持高校在企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配合学校实施课程教学,部分专业课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管承担,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贯穿全学程; 协同高校成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储备联合申报项目,开展联合研究、联合开发,突破企业生产共性关键技术。
(三) 学校层面的机制保障
高校应强化对行业企业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合作愿望和具体需求的基础上,以自身办学实力,如技术服务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吸引合作伙伴; 强化 “亲产业、跨学科、重应用”的办学理念,打破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引入社会资源,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行业、大型企业合作的平台并形成常态对话制度; 强化专业改革意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及内部改进机制,形成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的专业体系及建设过程与行业企业互通互融的建设机制。
(四) 学院层面的机制保障
为使产业学院从一开始就置于校企互动的高起点,学院需要形成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宜产业学院运行的组织、执行机构,为企业全程融入创造条件,对学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师资选派、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项目申报、实习学生管理等校企共同开展的事项进行协调和落实。
学院还应从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运行、日常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等方面,梳理与其他二级学院的差异,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有关规章制度,构建确保产业学院有效运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创业、协同发展。
五、总结
产业学院是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载体,是人才培养改革先行先试的举措,符合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律。但在产业学院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微观管理层面都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还需要凝结智慧,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