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积极拓展“双嵌入、双服务”模式
推动老年教育与社区发展融合共赢
单位:济南老年人大学
作者:赵光君 肖建
一、实施背景
随着济南市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年群体参与继续教育和社会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基层,越来越多的社区老年人渴望走出家门、走进老年大学校门,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同志成为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的志愿者、主人翁。按照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化整为零解决供需矛盾,就近就便服务老年群众变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同时,全市党群服务中心(站)全覆盖为开设社区教学点创造了有利条件,文明实践中心(站)普遍建立为设立社区志愿服务点提供了有效平台。因此,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志愿服务点(以下简称双点)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以下简称双站)立意契合、主体吻合、资源整合,以“双点”嵌入“双站”,开展教学、志愿“双服务”,推进老年教育、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在社区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领导、优化社区治理、破解老年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
2019年8月23日,社区教学、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后对接会
2019年8月27日,社区教学和志愿服务工作部署会
二、实践基础与现实问题
近年来,济南老年人大学秉持“1+N+X”办学思路,在建强1所一流老年大学、建立N所分校的基础上,围绕这一课题,着力在“X”(基层老年教育网点)上做文章,积极探索创新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双服务”模式,即:借助党群服务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全市各社区的有利条件,将老年大学教学点嵌入到社区党群服务站(中心),开展教学服务;将志愿服务点嵌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心),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双嵌入、双服务”,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阵营,在社区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与社区发展互促共赢。
2020年5月29日,联席会研究部署“双嵌入、双服务”工作
2020年11月5日,第二批社区教学点、志愿服务点挂牌赠书仪式
三、实施过程及主要做法
具体实施中,主要是以五个“创新”促成五个“实现”。在要素上创新,实现各类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社区“双站”优势,由社区负责合理规划场所功能,配置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学校负责将专业师资下沉社区,统筹课程设置、组织课堂教学;选派志愿辅导队伍到社区进行教学辅导、文艺指导等志愿服务;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商业企业参与和助力,促进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共用共享。在管理上创新,实现工作机制融合。统筹谋划、科学安排“双点”的运行和“双站”的工作,宜结合的结合,能穿插的穿插,形成协调统一、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研究制定“双点”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考核评价细则,探索建立试点示范、绩效评估、日常运转等机制,确保“双点”各项工作落实有序;加强评先创优,对“双嵌入、双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适时表扬宣传,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在活动上创新,实现内容形式优化。把推进“双点”运行,作为丰富社区“双站”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的有力抓手。社区老党员报名参加教学点的学习列入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学员党员依托党群中心(站)开展组织活动又成为学员党建的重要内容。文明实践中心(站)为教师学员送辅导、送服务搭建了平台;学员学以致用、志愿服务又为文明实践充实了力量、丰富了形式内容,“双点”与“双站”的运行效能得以更大彰显,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培训上创新,实现队伍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省市一体化优势,省、市两级老年大学联合开展专题培训交流活动;向驻济院校借智借力,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辅导。每年分批次、分专业举办社区教学点教师培训班、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不断提升两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双嵌入、双服务”提供质量保障。在引导上创新,实现主体角色转换。“双点”嵌入“双站”,引导教师和学员,从教室里按部就班的教与学,转变为向社区送教学和服务的志愿者和辅导员;同时,吸引社区老年人先变成老年大学学员,再变成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党群工作的排头兵。
通过教与学、党群服务与文明实践,团结凝聚更多的老年朋友增强责任感,发挥正能量,努力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繁荣的重要力量。
2021年5月31日,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
2021年9月10日,第三批社区教学点授牌仪式
四、成果成效
自2019年“双嵌入、双服务”模式推行以来,济南老年人大学利用3万余平米社区“双站”场所,在历下、市中、槐荫等市内六个主要城区,分四批建成107个社区教学点和107个志愿服务点。截至目前,各教学点根据实际需要,共开设声乐、舞蹈、书法、智能手机应用等30余个专业、240余个班次,免费派送200余名高水平专业教师和近百支志愿者队伍,直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教学服务2万人次;依托各志愿服务点培育孵化的老年学员志愿服务队伍达210余支,开展社区党建活动和文明创建、科普宣传、扶贫济困、文化传播、关爱后代、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万余次,形成了“学为共促”的良好 氛围 。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市级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大力推广“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经验,指导各区县老年大学结合本地实际,陆续新建社区(乡村)“双点”近300个,大大拓展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和惠及率,满足了更多基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老有所为愿望。2020年,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双服务”模式获评山东省老年大学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学校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2021年,相关论文获得全国第十四次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双嵌入、双服务”工作获评省市联动“双报到”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和“山东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2年“双嵌入、双服务”案例获评全国老年大学(学校)典型案例。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平台多次进行相关报道。如今,这一模式已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并将持续深化推进。
2022年2月28日,春季开学典礼对社区教学点优秀教师表彰
2022年9月28日,在舜信社区教学点设立中医保健课堂
五、体会与思考
实践 证明,老年 教育社区“双嵌入、双 服务”模式符合全民终身学习要求,符合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满足了更多老年人就近就便上学的需求,有效缓解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抓住了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切入点,找准了与社区工作的融合点,形成了党建引领、组织凝聚、文化养老、文明实践同频共振的强大能量场。我们认为,在下一步“双嵌入、双服务”工作中:
一要坚持积极宣传引导,扩大“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的影响力。通过市、区县两级老年大学的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借助地方媒体平台,对“双嵌入、双服务”模式进行深入积极的广泛宣传,引导街道、社区及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双嵌入、双服务”模式是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服务的平台,能够有效拓展两个中心的功能效果,引领党员群众骨干更好地发挥作用,努力打造“十分钟生活学习圈”,让基层社区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要坚持加大投入保障,增强“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的持续力。借助全市在基层社区普遍配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有利契机,加大对社区教学点和志愿服务点的扶持投入,解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问题,将“双嵌入、双服务”模式固化、具体化,满足基层社区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将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经费按照接受老年教育人口的比例进行拨付,并逐年提高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进一步明确场地、经费的使用管理,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
三要坚持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的凝聚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邀请省内外老年教育行业的专家教授来济,对包括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者、工作骨干在内的全市老年大学系统的管理人员分批次、分层次进行授课辅导,提高相关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地组织市、区县、街道、社区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外出学习考察,更新理念认知,增加实践环节,不断提升老年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的属地管理,增强社区凝聚力。
四要坚持统筹教师资源,改进“双嵌入、双服务”模式的引导力。市、区县两级老年大学要充分发挥好区域内老年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街道社区的师资力量和文艺骨干进行统一培训,形成全市统一的师资库,在全市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调配。同时注重借助省老年大学协会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力量,选拔培养师资骨干参加上级协会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和各类教学研讨会议,不断提高师资骨干的授课水平,统筹运用好教师资源服务好“双嵌入、双服务”模式。
2023年8月23日,济南老年人大学举行社区教学点班长培训
专家点评
该案例具有典型示范性。济南老年人大学积极探索创新的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双服务”模式,强调建强1所一流老年大学、建立N所分校和“X”个基层老年教育网点,将老年大学教学点嵌入到社区党群服务站(中心),开展教学服务;将志愿服务点嵌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实施中以五个“创新”促成五个“实现”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注重志愿者和骨干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办学形式多样,教育教学内容丰富,深受区域老年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