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终身学习典型案例: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五建设五推动”助力乡村社会化培训高质量发展 > 正文

终身学习典型案例: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五建设五推动”助力乡村社会化培训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建设五推动”助力乡村社会化培训高质量发展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帮扶村为例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作者:江柯 黄蘋 张媛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下简称“学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党建引领、融合赋能,实现了对口帮扶的重庆市丰都县栗子乡、三建乡、双路镇、云阳县、巫溪县宜居宜业,让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美丽乡村在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上串珠成链、连线成景,做好了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二、主要做法

  学校先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成员,后转入重庆市政协办公厅帮扶集团、重庆市教委帮扶集团,在长期“发挥高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以党建为引领,融合赋能,“五建设五推动”(即:建强帮扶干部队伍,推动组织振兴;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推动人才振兴;建设运营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振兴;建设乡村旅游工程,推动生态振兴;建设文化模范乡村,推动文化振兴),切实找准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校地结合的“契合点”。

  (一)建强帮扶干部队伍,推动组织振兴

  办好乡村的事,关键在党;组织振兴,重在党建引领。学校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邹晓波任组长,党委成员邓明国、张新、罗小秋、唐丽、周毅、袁国、莫堃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统筹规划帮扶的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双路镇楠木村、安宁场村,云阳县、巫溪县乡村振兴工作,每年因地制宜制订乡村振兴计划,选派8名优秀干部到三个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每年召开座谈会研究帮扶工作20余次,每年到丰都开展实地调研50次以上,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并看望慰问脱贫户。学校推动组织振兴,建设党建干部队伍,健全了“驻村第一书记”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支点和中坚力量的作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构建“一村一品”特色发展路径,创新“访、规、建、宣、评、促”工作模式,创新驻村工作队和村委队伍融合管理,建设“不走的帮扶工作队”,留下政治、物质、精神“三笔财富”,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图1:学校党委成员到丰都县双路镇楠木村组织阵地建设

图2:学校党委成员看望丰都县双路镇楠木村脱贫户向培芳老人

  在学校党委的带动下,各二级党支部也深入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务实献策,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在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围绕新时代乡村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抓好了理论研究,为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学理支撑,近三年学校新增社会治理授权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27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10454.9万元;发表社会治理相关核刊论文169篇,出版专著4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2项。

  (二)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推动社会培训

  乡村要振兴,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学校发挥专业优势 ,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乡村振兴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把握好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合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多开设了“接地气”的教学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学校学业考试后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文凭。乡村振兴学院还经常开展 “什么是基层治理”“为什么要重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如何脱虚向实”等社会治理专题培训,强化人才培育,助推乡村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干部培养、品牌创建等一体发展。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乡村社会培训累计85万人日,培养了高素质乡村新农人,教会了他们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新型农业,引入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让新农人用知识和汗水浇灌着乡村这片热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将“输血式”服务乡村振兴变为“造血式”服务乡村振兴,学院专业教师通过抖音、视频号、快手、公众号及电商直播带货等多种新媒体方式,推广乡村农业旅游新形象,注重培养“新农人直播”人才,通过参与“渝创渝新”大赛、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电商现场直播带货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完善相应的新媒体推广渠道建设,村电商线上线下销售累计500余万元。

图3:学校乡村振兴学院开展村民直播课堂

图4:学校乡村振兴学院组织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参加渝创渝新直播大赛

  (三)建设运营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振兴

  学校专家“一线指挥”支撑产业振兴,鼓励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建设运营专业合作社,第一书记与村集体共同拟定了《经果林管护制度》,协助审核管护合作协议、合同等。以丰都县安宁场村为例,500余亩沃柑的管护工作,全部投产后农户直接收入240余万元;2022年,种植油菜700余亩,带领村民增收2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5000元;榨菜种植“三变”改革试点为村民增收24.6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45万元,年增长20%。“安宁耕读”实践基地,年吸纳参与劳动实践的学生5000人次、“周末农夫”1万人次,综合收入超300万元,村级集体创收30万元以上。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加强现有6个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和指导,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土地入股保底收益+资本入股比例分配”机制,采取“334比例持股分红”(即企业、村集体、农户按照4:3:3比例进行分红),盘活闲置土地,增加村民收入。2022年,全村“三变改革”流转土地栽种油茶960亩、青脆李423亩、笋竹310亩。村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7.5%。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18.34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7.07万元;夜力坪村芦花鸡养殖取得“有机认证”“全国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重庆市AAAAA级服务三农金牌合作社”等称号;引入“农安云”溯源,产品获得中国平安等7家保险公司联合质保,促成市渝丰优品农业有限公司与村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产品获得市内外批量订单。芦花鸡从2021年的亏损状况,到2022年销售达60余万元,增强了脱贫户养殖信心,还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图5:帮扶村丰都乡三建乡夜力坪村发展产业套种短期蔬菜增加收益附加值

图6:帮扶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成立专业合作社

图7:帮扶村芦花鸡专业合作社获“重庆市AAAAA级服务三农金牌合作社”称号

图8:帮扶村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芦花鸡养殖基地被坪为“全国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

图9:帮扶村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取得“有机产品”认证

  为推动产业振兴,学校还成立了重庆市乡村振兴劳务品牌研究院。研究院里几支专家队伍陆续到乡村云阳面体验馆、重庆市开州区长江烹饪职业培训学校、重庆市开州区特丽洁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万州烤鱼学院、活龙社区等,通过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云阳面工”、“开州金勺”、“金开丽姐”、“万州烤鱼”等劳务品牌的品牌属性、品牌内涵、品牌标准、培训就业、产业带动、劳务输出、品牌运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调研。专家团队认识到加强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建设,对稳岗就业,增加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发挥专家优势,持续开展劳务品牌研究,积极参与品牌建设,牵头起草了“重庆火锅师傅”乡村振兴等7个劳务品牌标准,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四)建设乡村旅游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动帮扶县生态振兴,我校组织文化与旅游学院专家多次到丰都县考察当地气候、土壤、作物种植,紧密围绕帮扶县丰都夜力坪村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夜力坪村三面环山万亩梯田的壮丽景观,为夜力坪旅游发展提出了打造“万亩梯田·夜力坪”“三季花海休闲旅游季”等系列策划与旅游规划。根据夜力坪村的自然生态资源特点及基础建设条件,按“春赏花、夏憩绿、秋打谷”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开展系列活动,并帮村民拍摄了旅游视频,通过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与宣传推广,建设了乡村旅游工程,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图10:帮助村民拍摄旅游视频发展旅游业实现生态振兴

  (五)建设文化模范乡村,推动文化振兴

  学校充分挖掘高校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成立了乡村振兴大学生实践团,开展了乡村普法宣讲活动;“订立手机使用公约、助力留守儿童拥抱新生活”活动;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编排党史情景剧、主题朗诵、趣味剪纸行等系列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构建出新发展格局。持续开展“优良家风传承院坝课堂”,设立老年人协会、“红黑榜”褒扬正反典型案例等,提倡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模范乡村,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图11:学校大学生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学校推动文化振兴,在丰都县楠木村创新开展了苗圃行动、晚霞行动、金凤行动、乐业行动等四大行动计划,被重庆市考核评估组赞誉为“都市吹进乡村的一缕春风”,撰写的《规划引领、守牢底线、以全人发展促全面振兴》驻村工作经验被纳入重庆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度考核评估典型案例”。

  三、取得成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学校“五推动五建设”举措成效显著,助力乡村社会化培训高质量发展,培训出来的乡村人才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为帮扶村打造了农耕园、重庆银行壹基金等品牌项目,发展当地产业如丰都栗子大米、丰都麻辣鸡、巫山清脆李、黑猪肉、腊肉、金丝黄菊等农特产品,带来直接经济收益60.79万元,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对口帮扶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因学校对乡村社会培训成效显著,派驻第一书记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教委嘉奖奖励”等优秀荣誉。2022年,学校开展乡土人才社会培训,乡土人才留得住、用得上,积极建设家乡,把丰都县安宁场村建设得山美水美物产丰富,获批“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重庆市政协王烔主席首次在帮扶单位专报上作出肯定批示,对学校乡村培训工作高度认可,重庆市政协、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次为学校送来感谢信。学校帮扶干部先进案例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案例,学校案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三融合”模式赋能造血乡村振兴》案例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案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探索》等案例荣获全国高校时代先锋奖、突出贡献奖,“三下乡”活动案例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发挥高职教育优势,以“心育”助推乡村振兴》案例获评重庆市优秀典型案例。学校乡村帮扶视频《技能扶贫、追梦前行》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师生优秀微视频,帮扶视频“青春心向党、奋斗乡野间”获“全国十佳短视频作品”,帮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凉亭非遗竹编”获2022年川渝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创新组金奖,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创业作品荣获2022年重庆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大赛一等奖。社会培训实践和创新举措得到新华网、人民网、华龙网、中国高校之窗、重庆市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80余次。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高校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通办学,因地制宜,以“兴农富农”为己任,根据乡村人才制定有特色的乡村课程,加强专业技能型乡土人才培养,健全学员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建设技能乡村、人才乡村、产业乡村,推动乡村人才济济、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参考文献 ·

  [1]沈费伟,王政武.以系统思维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23(04):78-86.

  [2]耿虹,姚怡冰,杨龙,周博为,乔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房建设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23(02):27-31.

  [3]任中平.基层民主促进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23(04):28-36.

  [4]曲宏. 锻造硬核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N]. 辽宁日报,2023-04-06(007).

  [5]奚路阳,王管.乡村青年数字劳动中的社会认同建构与乡村文化空间重塑——基于浙江省L村青年群体的田野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3(04):73-80.

  [6]黄世涛.拓宽路径 眉山农商银行创新服务“三农”[J].当代县域经济,2023(04):102-104.

  [7]贾红路. 伊春 主打生态特色牌 推动乡村林场双振兴[N]. 黑龙江日报,2023-04-05(007).

  [8]李丽莎,李江涛,王颖异.工作队驻村帮扶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3(01):1-8.

  [9]黄秀丽,梁天祺.“双创”新常态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传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趋势探析[J].辽宁丝绸,2023(02):98-100.

  专家点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通过实施“五建设五推动”举措,全面助力乡村社会化培训高质量发展。“五建设五推动”包含以下内容:建强帮扶干部队伍,推动组织振兴;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推动人才振兴;建设运营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振兴;建设乡村旅游工程,推动生态振兴;建设文化模范乡村,推动文化振兴。

  这一举措的实施,让学院对口帮扶的重庆市丰都县栗子乡、三建乡、双路镇、云阳县、巫溪县高质量发展,乡村更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此案例内容丰富,成效明显,为终身教育领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1787.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