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以实际行动推进二十大报告精神,总结宣传各类高校、组织、机构开展高等继续教育,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典型经验和突出成果,加快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办学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35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精准施策、创新模式
服务国家攻坚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确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驻村第一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
单位: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刘灿伟 周云红 赵晓飞 黄昊
一、项目背景
(一)直属高校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开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直属高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时,把高校特色优势与定点扶贫县发展短板相结合,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山东大学作为直属高校,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定点扶贫确山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途径,强化政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在推进脱贫攻坚上做出表率、做出引领、做出示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二)乡村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乡村人才的振兴,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山东大学始终把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运用新思维、新理念设计开展“确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驻村第一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努力提升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的素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1 培训班参训学员集体合影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脱贫攻坚调研,设计以契合培训需求为目标的培训方案
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定点扶贫确山工作,把确山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推进。在开展培训之前,山东大学深入确山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精准的培训需求。为了建设一支“高素养、高水平、高能力”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设计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国家农业及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最新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方案,旨在努力提高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的自身党性修养,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党的政策方针的重点和实质,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三农”政策,更好地促进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推进精神扶贫,选择以提升人文修养为目标的课程
坚持“乡村振兴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村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课程的选择方面,山东大学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文史见长的办学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传承国学智慧,提升人文修养。同时,在培训课程中加入二十大精神解读和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解读,帮助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通过精神扶贫,努力提高确山县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助其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图2 专题讲座现场图
(三)开展实地观摩,设计以提高培训效果为目标的培训形式
为保证培训效果,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丰富完善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教育培训内容,采取了理论培训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整合教学资源,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在培训重点上,专门设计前往盛家村进行实地观摩,盛家村是省级传统村落,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种植,逐渐形成集民俗旅游、手工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走出了一条党建带动合作社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实地观摩中,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了解盛家村的发展脉络,提高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新认识,并积极探寻适合确山县的发展之路,切实增强了培训的获得感。
图3 实地观摩盛家村活动图
(四)开展典型发言,设计以提高工作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活动
创新教学发方式,采用讨论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典型发言环节,通过内容丰富的案例和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让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亲身体验、广泛参与问题思考讨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总结了学习心得,拓宽了知识领域,提高了工作实践能力,达到了良好学习效果。
图4 学员经验交流现场图
三、项目成效
(一)丰富培训内容,坚持需求导向
培训前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培训需求,按照“乡村振兴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村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认真研究设计培训方案,按需周密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组织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走出去”,到先进地区、成熟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实地体验观摩,现场参与具体事务的锻炼,学习借鉴别人过去为什么能发展的经验,积极探寻适合本村发展之路,切实增强培训的获得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
助力实现高质量脱贫,非学历教育使命重大,面临新的挑战,更需创新发展。农村干部作为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和“领头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高端讲座、实地观摩、小组研讨等方式提升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的政治素养、知识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
四、项目启示
(一)宣传推广典型,助力攻坚脱贫
积极总结山东大学定点扶贫确山的工作经验,把帮扶确山县完成脱贫作为调查研究的基地,通过细致研究与分析,加强扶贫脱贫理论和政策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积极探索山东大学扶贫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把山东大学特色优势与确山县需求相结合,推动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形成山东大学扶贫的“中国方案”。
(二)完善培训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推进,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期望值越来越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农村干部肩负着带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发挥教育培训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断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持续完善培训制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从而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让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动力强劲,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专家点评
此案例具有示范作用和典型性。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定点扶贫确山工作,把确山精准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推进。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养、高水平、高能力”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举办的“确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驻村第一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从开展方式到内容做了精心设计和实施,取得了显著实效。案例为全国扶贫事业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确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