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案例: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三教融合 教改创新,着力打造成人高等教育品牌 > 正文

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案例: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三教融合 教改创新,着力打造成人高等教育品牌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以实际行动推进二十大报告精神,总结宣传各类高校、组织、机构开展高等继续教育,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典型经验和突出成果,加快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办学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35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教融合 教改创新,着力打造成人高等教育品牌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

作者:祝燕国 熊明华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组织运行和效果评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教育形态变化、教育现代化路径创新、教育现代化技术支持等方面对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性部署,既体现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育在变革转型和人才培养方向上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坚持坚持前瞻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理念引领,注重实践赋能,以高质量的“三教融合”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案例背景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作为一所区域性、综合性成人高等学校,承担着区域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市民终身学习活动指导及民办非学历教育指导等职能。学校秉承“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办学宗旨,奉行“开放融和”办学理念,着力建设“区域人才培养的枢纽”“区域成人教育的龙头”“区域社区教育的核心”,以开放+平台+系统的基本架构,主动适应奉贤经济社会发展对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文化发展需求,满足成人高等教育、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需求,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010年9月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称号。自2015起,连续两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校学历教育现设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7个,在籍本专科学员3867人。学校管理科学严格,培育和践行“融教于渔”的教风、“融学于用”的学风,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学品质,学科成绩在开大系统范围内名列前茅。办学以来,学校先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等学历人才。学校现年办学总量达3万余人,为奉贤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学校服务奉贤区委区政府“奉贤美、奉贤强”战略目标,担当区域人才培养、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的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需求的有效举措。

  (三)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开放大学兼具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属性,在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区域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开放大学能够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及时建设专业课程,实施能够较好地克服工学矛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持续优化教育供给,有效对接区域广大在职职工和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校开学典礼

  二、教育理念

  (一)秉承“两个一切”办学宗旨,促进教育公平

  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进三教统筹融合,体现在秉承“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三类教育的专业设计、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育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让三教统筹融合覆盖全体受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和提升教育服务供给,从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满足区域广大学习者的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

  (二)奉行“开放融和”办学理念,促进教改创新

  开放大学作为成人高校,服务广大在职职工和基层民众,具有对接需求迅速、教育供给效率高、教学补偿性快、职业适应性强、教育公益性突出等特征优势,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充分体现出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三) 坚守“融于品质”校训,促进品质发展

  “融于品质”的内涵在于,通过开放融和,以品质提升引领教改创新、以品质保障优化教育服务,以品牌建设彰显教育风采。品质源于学习者成长教育理念的创新、源于教学内容的适切、源于教学方法的提升、源于校园文化内涵的建设。“三教融合”可以有效整合一切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有教无类、乐学致远、品质至上;也可以提供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的机会、优质资源和服务,为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做积极贡献。

  三、重要举措与成效

  (一)建立运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统筹三教事业发展,探索运行“理念引领、产需对接、校企合作、师生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学校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从2011年开始,以专业设置、师资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双证融通、教学设施建设、学分成果互认和转换为抓手,有效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融合。

  (二)建立运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管理制度

  学校根据自身成人高校的大学属性、办学宗旨、办学基础、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建立和优化三教协同创新制度办法。学校着眼于落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以满足学习者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建立按学期进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量计算的比例转换制度,以及专业设置调研、课程设计指导、课程实施指导、学分认定与运用指导等相关工作制度。

  (三)对接教育需求,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中,建立运行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育端与产业端的需求对接、供给优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效沟通和顺利衔接,以教学基地为阵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持续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努力拓展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培养内容,开展学徒制、订单式、现场工程师的创新人才培养。

  (四)注重师资融合,促进教师转型发展

  探索推进校企共建共有的“双师双能”教师团队建设。师资调配中,学校以“奉贤区十万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行动”(职业培训教育)为契机,从学历教育教师队伍中调配师资,充实和完善了11个企业讲师团队。师资培训中,坚持培训内容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师全覆盖,坚持培训方式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师全适应,持续开展师德素养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素能提升、在线教学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技能上的三教融通。在三教融合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3CPS”创新实践教学模式。2021年以来,13名学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国家级比赛奖项4个;98名学生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决策仿真大赛一等奖等市级奖项31项。2021年7月,学校共有1篇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和4篇在线教学案例入选《2021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获评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先进单位学校。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领音”心“古典项目

上海开大奉贤分校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的获奖信息

  (五)开展“双证融通”,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课程资源共享中,结合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产学研训一体”的课程资源的跨界开发与共享,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完成了千人培训计划项目的《职场共赢》《美在职场》等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教材、课程说明、考核方案等,着力提升以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学习质效。课程建设中,学校校长祝燕国在《特别行动:上海市奉贤区村民学校工作室的实践探索》《中国大课堂:上海市奉贤区宅基课堂的实践探索》中担任副主编,学校教师编写了《百姓理财》《市民应用文常识》《市民网络生活》等市民终身学习教材。

  (六)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三教智慧教学

  学校建设有直播教室24间,建设有高水平智慧教室2个,为每个教师配备居家办公教学电脑。学校加强信息技术保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直播教学支持保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依托学习平台,借助各类交互软件,保障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努力满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开展教学的需要,巩固了“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的创建成果。目前,奉贤区终身学习网建设有在线课程1695门,年访问量超过11万人次,社区教育的网上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到了数万人。

学校领导授予学生学士学位后的合影

  四、“三教融合”特色

  (一)坚持项目导向,以“五型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三教融合”基础

  学校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基于“三教融合”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持续推进“学习型、双师型、研究型、指导型、服务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以师德建设和人文素养提升为抓手推进“学习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教育培训和教育实践为抓手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研究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学习指导和社区教育指导为抓手推进“指导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学支持服务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为抓手推进“服务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目前,学校50%的教师可以跨学科教学,“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达百分之60%左右。

  (二)坚持效果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三教融合”品质

  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提升教师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坚持理论学习、实训锻炼、赛教融合、创业实践的一体推进,形成课程(Course)——社团(Club)——竞赛(Competitio)——实践(Practise)——总结(Summary )层层递进的“3CPS”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构建理实一体、产研训一体、赛教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态,启蒙大学生创业意识、涵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敢于与普通高校学生同台竞赛,迭创佳绩。

  (三)坚持目标导向,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保障“三教融合”发展

  工学矛盾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而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是有效缓解工学矛盾的不二选择。学校制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着力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开设“慕课与翻转: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微课制作与应用”等课程。先后开设混合式教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培训、信息技术2.0、“学点云、腾讯课堂、classin、腾讯会议”软件使用、在线教学技能提升、居家直播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022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与课程规范化管理实践论坛等项目的培训,促进学校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

  五、总结与反思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成人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中,开放大学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必然性与内在价值统一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别,有着自身的教育功能和运行规则,但都与成人大学生就业和岗位成才、创新创业发展紧密相关。可见,围绕成人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助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学校要促进“三教融合”发展,就需要加强基于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就需要建设基于创新素养的五型师资队伍、就需要创新基于教学模式的教育样态、就需要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共同体、就需要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保障。“三教融合”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深化认识、形成“三教融合”发展共同体的共识,在政策法律、教育管理、教学组织上同向同行,注重消弭“三教”之间的分离与冲突,持续优化彼此之间的衔接与沟通。

  专家点评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坚持前瞻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理念引领,注重实践赋能,以高质量的“三教融合”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该校秉承“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办学宗旨,奉行“开放融和”办学理念,着力建设“区域人才培养的枢纽”“区域成人教育的龙头”“区域社区教育的核心”,以开放+平台+系统的基本架构,主动适应奉贤经济社会发展对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文化发展需求,满足成人高等教育、职工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需求,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182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