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以实际行动推进二十大报告精神,总结宣传各类高校、组织、机构开展高等继续教育,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典型经验和突出成果,加快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办学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35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个聚焦、三个转变”打造成人高校高质量教育科研活动
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
作者:夏媛
一、案例背景
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意见强调“深化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研究范式、方法创新”,在“推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中提到“深入开展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研究”;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变革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成人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校虽然有别于普通高校,但科研仍然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成人高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成人高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高质量的科研活动,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融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中,让成人高校教师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解决者和鲜活案例的创造者。
二、实施经过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教师是成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成人高校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教学轻科研、重实践轻理论、重管理轻思维”的现象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转型发展。在学校党总支的指导下,校发展研究部秉承“植根普陀大地、办好新型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聚焦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领域,依托系列教育科研活动带动教师群体,有步骤、分阶段地探索成人高校如何高质量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提质转型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智力支撑。因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为学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具体行动框架如下(图1):
图1.教师科研素养提升行动框架图
(一)聚焦科研活动形式变革,从自由向有组织转变
“有组织科研”的实质是新时代学校科研发展路径的调整与转型,这意味着原先基于教师个人研究兴趣或发展意愿的科研要向立足学校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有系统、有组织的科研。
以2021年起学校开展的科研沙龙为例,至今已举办了十期,我校科研沙龙从设计到组织实施不再是“自由散漫”式,强调“组织系统”性,每一期沙龙的主题会锚定成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真问题”,组织“真讨论”,凝结“真成果”,所有沙龙主题提前设计规划,力求有质量有成效。以某一期科研沙龙为例,在前期工作中,首先确定科研沙龙主题,且主题必须鲜明直接。我们以“继续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为例,并提供相关切入点,如下:
继续教育课堂教学变革:
切入点(仅供参考,主讲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可当前的研究内容做调整):基于某一教学理念(论)的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助推继续教育教学变革;以某一类课程为例,探讨继续教育有效教学。
此外,除了主题的确定,在活动实施中注重“抛砖引玉”,即强调“有组织实施”,又引导大家“自由发言” ,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在某一期的科研沙龙中,两位老师做科研论文写作交流,其中一位老师围绕社区教育相关论文的撰写模式的角度来进行交流,更多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主要从学校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等角度可供参考的撰写思路。该教师在沙龙上探讨了上海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建设评估的论文撰写,从选题的拟定、框架的搭建,以及内容的构思等角度来进行分享。具体如下:
沙龙中组织大家分析探讨了一些核心刊物上的文章框架,通过基本框架分享让教师们初步明晰某一种类型、或者说某一种选题论文的撰写思路。在交流环节,教师围绕一些科研困惑进行群策群力,比如申报书的规范撰写,课题的选择,如何将实践探索转化为科研成果……通过沙龙这种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形式进行分享和交流,搭建了平台,拓展了视野,也为助力成人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二)聚焦科研活动载体保障,从引导向支撑转变
高质量教育科研活动的实施和实现依赖于用有效的运行机制将教师群体的科研意愿进行贯通。通过平台(科研沙龙)讨论真问题,在讨论中产生新思维,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普陀区终身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们“大展身手”,论文评选活动并不是一项“新活动”,但是这种“直接”且“实在”的活动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可以有效激励老师们开展“真”研究,我们也将优秀论文陆续刊登在《普陀终身教育》这一学术展示载体上。例如,2023年普陀区终身教育优秀论文评选的主题就是“社区教育赋能城市发展和社区治理”,可从终身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社区教育提升市民综合素养、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建设、老年教育学习团队建设等等角度进行论文撰写。该活动吸引了社区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社区学校教师扎根社区教育一线,他们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会有最深刻的教育体验,同样会遇到很多教育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课题”,从征集到的稿件来看,教师的稿件呈现出两个特点,即 “课题与项目”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以及“现实与问题”结合(图2)。
图2.教师来稿分类情况
成人高校是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科研活动的设计旨在促进学校在转型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认识和有效解决。通过终身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这一活动载体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这些成果促进了学校实践问题的解决,服务了学校转型改革与发展,聚焦了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实现了高质量科研活动从引导走向支撑教师科研素养提升。
(三)聚焦科研活动功能延伸,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传统的教育科研活动强调活动的设计和流程的把控,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活动应当凸显活动参与者的主体性。科研活动的管理者不应是命令的下达者和监督者,科研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应该要为教师群体提供服务,注重协同共创。要想做好服务,识别需求至关重要。论文是成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最直接体现,如何将撰写、打磨并发表高质量论文是教师们的科研诉求。因此,在设计科研活动时,我校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从细节入手,从内容把控,从修改突破,力求提高教师学术成果质量。例如,有一位教师来稿谈及关于社区学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困境和探索,文中最后的结论部分如下:
“对于探究当前社区学校专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的同时,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将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处于外职业生涯的状态,只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第二种状态是教师通过职业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是职业境界的明晰与追求。作为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我,现在既是社区学校的中层干部,也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负责人,我正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自己美好的职业生涯,同时也预期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而我校在被选入上海市社区教育科研基地后,我们也得到了更好的指导支撑。有了创新工作内容及教学研究的引领,我们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两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市微课提升项目”,即将完成的“上海市优质校”实地评估等。以上的成绩都是立足于教师队伍发展的扎实根基之上。当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顺畅的同时,学校的发展也将迈入新的台阶。
所以说,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不仅需要社会给予的肯定、学校给予的支持,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真正树立“以社区教育为事业”的志识,以获得社区教育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双丰收。”
“结论”是学术论文中的“压轴”部分,要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应当是与研究目的相呼应,紧扣主题,而不是另一个“摘要”,要有深度和高度。因此修改时一定注意措辞的精炼和严谨,凝炼论文在观点主张等层面的创新点,也可以谦逊地说明和分析本研究局限、待扩展或深入研究空间,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期望和方向。后期作者将其修改为:
“探究当前社区学校专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的同时,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职业状态也应值得深思,即将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处于外职业生涯的状态,只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二是教师通过职业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是职业境界的明晰与追求。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社会和学校给予的肯定和支持,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真正树立”以社区教育为其事业”的志识,从而获得社区教育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双赢。”
《普陀终身教育》作为我校主办的内部刊物,依托“三审三校”制度,并配备数名编辑对所有来稿进行校对,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反馈,协同来稿教师对文章进行修改打磨,真正实现了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三、实施成效
(一)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协同”
在我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学校发展研究组织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参与主体实现了从个别教师的“单打独斗”到现在学校科研人员、专职教师、社区学校教师、校外专家学者等“多元协同”局面的转变。环环相扣的教育科研活动让多元主体成为了能够深度参与与协同合作的科研实践共同体。
(二)从“自由松散”走向“问题聚焦”
传统高校的教育科研活动是自由探索式,目标相对比较松散,对于成人高校而言,有组织的科研是意味着引导和推动学校研究和解决在新阶段遇到的关键问题。我校组织开展的系列教育科研活动有聚焦的主题,并将这些主题付诸于科研实践。“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作为全校科研的研究主题,科研成果也相对聚焦,真正实现了从“自由松散”到“问题聚焦”。
(三)从“各自为政”走向“多维立体”
传统的成人高校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当前成人高校逐渐从学历教育一家独大逐步转型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四教融通、协同发展的局面。因此通过围绕“四教”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实现多领域交叉、横向交互与深度交融,科研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各种类型的教育科研活动,让原先单一领域的各自为政走向融通发展的多维立体。
四、启示
科研能力是成人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要素,而科研观念直接影响着科研能力的提升。我校紧紧围绕当前终身教育领域的堵点和难点,以学校重大课题为抓手,以“三个聚焦、三个转变”为核心而打造的高质量科研活动有力助推了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观念的的提升和转变,以科研活动为平台和载体,环环相扣,为有组织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进一步深化了成人高校教师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成人高校更高质量发展。
专家点评
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紧紧围绕当前终身教育领域的堵点和难点,聚焦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领域,密集开展科研沙龙,带动教师群体,有步骤、分阶段地探索成人高校如何高质量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提质转型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