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行业资讯> 优秀案例分享:在线学习资源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的探索与实践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习资源建设为例 > 正文

优秀案例分享:在线学习资源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的探索与实践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习资源建设为例

在线学习资源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的探索与实践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习资源建设为例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槐旭  王志蓬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提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按照东北大学 《思业融合燎原计划》,制定了《东北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继续教育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强化网络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在学习资源建设中融入思政要素。

本文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建设为例,对于如何将思政要素融入到在线学习资源中去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基本认识

“课程思政”是精细的“浸润式”教育而不是粗放的“灌输式”教育,是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化合”而不是“简单混合”。

在课程内容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特质,把握好挖掘和拓展的重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学习资源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建设改革史、工匠精神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发展状况分析、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及时传递近年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进程及技术重大突破等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和研究。

在课程目标上,要增强教育教学的价值引领,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理想信念的统一,强化育人指向。

在呈现方式上,网络教育中的课程思政与传统的课堂授课不同,不应拘泥于课程讲授,其表达方式根据素材类型的不同,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性。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源可以包括授课视频、文档、PPT、习题,突显课程特点的动画,VR视频或者交互视频等等。

三、建设思路与具体实施

1、建设思路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法学专业基础课,具有学理性、政策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其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该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聘请了优秀的教师团队,组建由授课教师、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学习资源开发团队。开发团队结合网络教育特点及成人学习规律,按照学习资源建设要求,通过深入研讨该课程教学大纲,分析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结合课程思政元素,重新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素材,形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基本架构,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劳动观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等内容,在帮助学生注重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课程思政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的基本架构

2、具体实施

(1)教学大纲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

教学大纲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而制定的指导教学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课程育人大纲。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建设中,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内容融入原有的教学大纲中,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方法在教学大纲中均有明确的标识。学生通过教学大纲,可以了解整个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和课程的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

(2)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

一是通过设置“思政专栏”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等方面的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通过设置思政专栏的方式,使课程思政内容外显(见图2)。深度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课程导学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中去。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为例,在每章开始学习之前,均有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马克思理论指导(见图3),与各章具体内容相融合,从课程的内涵、外延、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入手引出课程核心教学内容。

图2 课程中设置的“思政专栏”

图3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第一章 劳动法基础理论

二是通过思政要素与课程知识点隐性融合的方式来展现课程思政内容。深度挖掘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政元素浸润到知识点的讲授中去,运用视频、PPT、文字等多种资源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该知识点,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一章中,讲授“劳动法基本原则”和“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这两个知识点时,融入了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制度自信等相关内容,既不生硬,又与课程内容高度契合,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是发挥平台功能,拓展学生视野。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充分利用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建设为例:该课程提供了《习近平总书记送给劳动者的“暖心”话语》、《习近平的劳动观》、《新时代马克思劳动观的内涵与价值》等大量拓展阅读资源(见图4),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图4 拓展资源

(3)课程考核中融入课程思政要素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检验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作业题库中含有思政要素的习题占比近10%。

四、基本成效

如何建设课程思政学习资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显性引导”与“隐性融合”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平台拓展为支撑的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建设方式,将思政要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避免了生搬硬套,空讲理论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显著。

五、总结与启示

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建设,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工作是“三全育人”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政要素融入学习资源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尤为重要,需要任课教师结合网络教育特点,根据专业特色深入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讲授中,同时,资源建设技术人员也应该深刻思考如何更好的呈现课程思政内容。为更好的开展这一工作,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课程思政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师是关键,起到主要作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相结合,深度挖课程的思政元素,深入探讨相关教学法。

2、完善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相关元素纳入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机制,有利于课程思政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3、积极探索不同类别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为了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应积极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2021年5月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xinwen/34321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