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终身学习”为学习性社会建设提供了很多可能。适应社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继续教育逐渐成为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社会工作者的有效途径。
从多个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历史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社会工作行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更好地发展国内社会工作事业,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在持续完善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体制,部分行业机构也在不断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兼顾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努力提高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效果。
其中,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创办的“协作者学堂”就是很好的案例,该项目的培养对象是热爱公益事业,却没有机会接受专业教育的“北漂”打工青年,项目成立于2020年9月,刚刚度过了一周年。
十余载蓄力终圆梦 培育农民工为社工
北京市协作者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市民政局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是北京第一家支持性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该机构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在服务困难群体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创新。
据了解,早在机构成立之初,北京协作者团队就有了创办协作者学堂的想法,目标是为有意愿投身公益的打工青年,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学习机会,通过参加“继续教育”使其成为投身公益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北京协作者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打工青年选择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并通过学习实践不断赋能自身,不断成长。
该项目从创建之处的调研、规划和品牌论证、赴外考察学习,在2019年年底开始正式招生。2020年1月申请到了项目支持的第一笔资金,并在5、6月份通过严谨的面试,录取了第一期的两名学员。在各界同仁的关注与支持下,一期学堂于2020年9月8日正式开学,为了让学员无后顾之忧,协作者学院为学员们提供学费和奖助学金,使他们安心学习。
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公益导师细致引导
据了解,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协作者学堂明确了以适合打工青年参与社会工作必须掌握的六大能力为教育方向。包括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田野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组织与行政能力、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能力。
而在教学模式上,协作者学堂与传统社会工作教育的最明显区别是:除了每周固定一天的课程学习,其它时间学员都是沉浸在社会工作实务之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反思,批判与整合课堂上的知识、实务经验和个人感受,藉此重点培育学生理解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巧运用的原则。
此外,考虑到打工青年原本较弱的文化基础,适用于成人教育的“经验学习”方法也贯穿于学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学堂重视学员作为打工青年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验,鼓励其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从中找到支持与促进其认知改变的信息,进而理解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知识;其次,学员可以在学习与实践的循环过程中将所学的经验和知识抽象化后再具体实践,不断提升批判性思维,获得新的认识和经验。
公益导师们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的同时,还会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及赋能理论出发,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督导由从专业角度支持学员的专业学习,通过日志督导、一对一督导及小组督导,及时支持学员;教练立足于推动和协助学员融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其提供适时指引,是学员的同行者也是关怀支持者;除了教练身份,从打工青年面试之初就开始介入的成长导师角色,作为有其他丰富行业领域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长辈,成为支持学员成长背后沉稳厚重的力量。
学员一载收获颇丰 教学成果初获认可
2021年9月8日,协作者学堂项目举行一期周年论坛,总结回顾了学堂在过去一周年的成长与收获,并对新学年提出新的展望。
第一期课堂的两位学员——从协作者志愿者身份成长起来的张艳艳,以及在流水线上做了十余年的蔡冬英,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之后,无论是对自我的认识,与家人亲密关系的建立,对服务对象人群的理解以及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掌握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论坛上两位学员“侃侃而谈”,自信地向嘉宾汇报她们这一年来的学习和思考。
张艳艳将自己作为单亲妈妈养育子女的经验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她说:“过去我担心因为我和儿子过多的肢体接触会影响到他的成长,有时会故意疏离他,和他保持距离,但在学习了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依恋理论后,我理解到建立一个好的依恋关系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基础,让他未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保持必要的信心。”
协作者学员蔡冬英在论坛上则分享了其个人成长,她表示:“通过社会工作督导,我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从什么都不懂到可以更好地认知自己,和团队合作。”
两位学员的亲友欣慰地看到她们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对学堂的培养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协作者学堂成长导师,北京社会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秀琴表示,自己从学员艳艳的经验中也学习收获了很多,从她身上看到了未来更多青年人的希望,也看好协作者学堂新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另一位成长导师,高盛中国前总经理,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主任宋冰则说,从学员冬英的自信中看到了学堂模式的可行性。他也对学堂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可以在传统已有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增加本土化的、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知识和经验。
作者:苏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