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疫后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将面临格局性变化。以开放教育、在线教学为主的开放大学进入大转型、大跨越的发展期,为进一步深化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水平,近日,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学术沙龙第六期暨读书沙龙第二期举办。
本期读书沙龙活动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开放教育发展”。本期特别推荐开放教育学界全新力作《超越远程教育:世界开放大学校长谈疫后发展趋势》。本书就疫情以来大学的发展及行动计划展开讨论,集齐全球五大洲多所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领导者们的最新观点,激发国际同行共商、共享、共建开放教育未来,分享在挑战和机遇中的战略构想与前瞻预测,共话超越远程教育的探索和经验。
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贾红霞、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编辑中心副主任刘洁、英国开放大学驻中国区代表林琳为本期特邀嘉宾。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为圆桌学者,教育教学部副教授邹竣为校内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轩红芹和人文教学部教师肖婉莹为评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戚姝主持本期读书沙龙。总部教师代表葛珺沂、王海平、张曼莹、黄杉、袁一平现场参加活动。新疆哈密开放大学教师帕提曼、湖南开放大学教师杨芳、广州分部番禺分校教师郭杰文,及学生代表鲍强强、苏成全程线上参与活动。
李松为活动致辞。他指出,教师要想做好教学与研究,要想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就必须勤于读书、善于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获。读书沙龙要以深刻学习《超越远程教育——世界开放大学校长谈疫后发展趋势》这本书为契机,帮促大家进一步开拓全球视野,正确把握世情、国情、教情、学情,科学定位开放教育,清晰认识国家开放大学以及开放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承担的使命和职责、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水平。
专家分享环节中,贾红霞以“开放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题,从城乡融合的沟通者、学历与非学历融合的使者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开拓者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和使命。
刘洁从社会意义、学术价值、整体设计、内容等方面,讲述了《超越远程教育——世界开放大学校长谈疫后发展趋势》出版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世界教育格局的变化,带动世界开放大学围绕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并分享远程教育实践经验。从整体来看,这本书实现了高质量与易读性的高度统一,市场与学术属性的深度融合,设计风格庄重、严谨、简洁,是一本体现中国大国担当的学术著作。
林琳结合英国开放大学后疫情时代的发展,从教学模式、质量保障、学习支持体系创新等方面,分享了英国开放大学在疫情期间的贡献和经验。
圆桌漫谈环节中,邹竣从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角度对中国开放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优秀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教育的文化自信。在新时期,应进一步做好开放大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让开放教育成为为社区持续输送优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评论员轩红芹和肖婉莹就本期主题分别谈了心得体会,并与现场嘉宾展开讨论。轩红芹结合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参加本次沙龙的体会。首先是“方位”,我们要找准开放大学的定位,突出开放大学的特色,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其次是“方向”,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要重视“方法”,要找到适合未来发展的具体路径。肖婉莹就特邀嘉宾的精彩演讲分享了体会,并以“开放教育教学设计与创新发展”为题,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真实世界的数据联结学习与生活、基于开放课本的学习等方面,结合弗吉尼亚的潮水社区学院的案例,对开放教育的教学创新设计进行了分享。
现场互动环节,分部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逐一发言,与现场嘉宾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