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立
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创新教育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
文|韩明晓
一、远程教育概念和现状
1.传统学校教育将被网络学习所取代
远程教育是指学校和教育机构,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对校园外的学习者进行的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活动。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远程教育的迭代从最早期的函授教育到广播电视教育,再到现在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在线教育、远程教育这些新名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我是这样辨析的:远程教育是通过技术手段把课程传到校园外;网络教育是指学校利用网络进行的校园外的正规教育;在线教育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的非正规教育。
我从远程教育范畴,对中小学校、普通院校、职业院校、教育企业、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或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开放大学,分别从教学对象、性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我经常用这张图来阐述教育的整体现状:网络学习好比汪洋大海,学校教育就像大海上的孤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范围领域非常宽广,而网络教育好比岛屿和海中间的沙滩:一半水、一半泥土或者一半沙地,是比较狭窄的地带。我认为,大海可能会慢慢上涨,沙滩将被淹没,孤岛也会越来越少直至被淹没。我预测,传统的学校教育将会消亡,进而被网络学习所取代。
2.远程教育三分天下
在远程教育领域,我们将其三分天下:网络教育学院、在线教育企业、广播电视大学。当前,网络教育呈现逐步取消的趋势。很多985、211院校已经退出网络教育市场,从最开始认为网络教育是“摇钱树”,慢慢将其视为“包袱”,担心对院校声誉造成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学历(补偿)教育市场越来越小,网络教育学院不得不从学历(补偿)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型。
在线教育企业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纷纷上马到快速倒闭。我看到网上关于在线教育企业的现状:近70%的在线教学是亏损的,真正盈利的大概只有5%。办学理念从“淘宝式学习”到应试应考。“淘宝式学习”就像“淘宝网”购物一样,为学生提供课程选择、交易、交流、信息反馈的平台,其教学课程依赖于大家的口碑,在盈利层面并不大,更多的内容是为学校的学科教学服务。从挑战学校到依附学校。一些企业是“依附”于学校的,他们靠大学的资源和经费,为高校提供平台支撑等信息化服务。从学科教育到终身学习。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原来搞应试应考学科教学的企业,不得不从学科教育向终身教育方向转变。
对于开放大学现状,曾有一位专家提出:开放大学是打着“开放”旗号的“不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经历了从广播电视教学到数字网络教学、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再到社区教育、从垂直模式到“开放模式”(办学自主权、终身教育)的变迁。原来各个省市没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如今的开放大学开始关注办学自主权,在终身教育、校企合作、政府合作等方面进行转变。
二、远程教育困境与突围
1.远程教育陷入困局的四大原因
为什么远程教育举步维艰?第一,照搬线下教学模式,不符合网络教育规律。我们办远程教育基本上还是依赖于传统学校课堂教学的思路、方法和评价体系。第二,未建立真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开放大学的基础是什么?不是教材、不是书本,而是互联网,我们没有基于这一基础建立新的体系。第三,未形成适合在线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化考试及监管体系对在线教学进行评价是完全错误的问题,在线教学不是为了替代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而是为了超越它。第四,尚处于从“补偿学习”向“终身学习”过渡中。我曾在一篇文章提出远程教育的两种突围思路,一种是“旧房改造”式变革,一种是“另建新房”式变革。下表是两种变革形式对比:
2.以互联网为中心,构建新体系、新结构
下表体现了传统大学和互联网大学的区别:
我认为,“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不是借助网络的线上学习,以及一点信息技术的工具就叫“互联网+”,而是要以网络为中心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体系。我认为,远程教育不能照搬学校办学体制,必须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重建。
三、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
1.构建以“我”为中心的蛛网式知识结构
远程教学的使命就是探讨终身教育理念并为其服务。从终身学习的视角来看,网络诞生之后出现了两个学习理论:一个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联通主义;一个是我提出来的新建构主义。
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信息超载的时代,知识总量在爆炸、质量在变化。知识不再是传统书本中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乔治·西蒙斯认为,知道在哪里、知道谁,比知道什么、知道怎样更重要。联通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连通比建构更重要。
例如,对于从事教育技术工作而言,应如何与节点建立联系?哪本杂志是领域内最顶尖的、哪个网站的数据是最顶尖的?我们要与这些进行连结,不一定要多了解它的内容,但是要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并与他们建立联系。管道远比管道内的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知识路径远比知识内容更重要,因此要经常更新我们的管道,以保持知识的时代性。
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网络时代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信息超载;二是知识碎片化。我提出两个解决的策略和原则:对于信息超载,我们要学会选择;对于知识碎片化,我们要采用零存整取式的学习。
要构建以“我”为中心的蛛网式知识结构。选择原则要以我为中心,明确我需要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能解决哪些问题?对于关系比较密切的知识点或者信息,要及时进行处理、加工,关系不那么密切的则可以放一放,若有一天需要再去了解它,从而实现联通的目的。未来可能我们实际从事的职业跟现在的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将以“学科”为中心的金字塔式知识结构,向以“我”为中心的蛛网式知识结构方向转变。
2.软知识与硬知识
什么叫软知识,什么叫硬知识?软知识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它来源于实践,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情境性,但尚不成熟,尚未被专家学者加工整理成系统化的知识。硬知识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加工整理,已经结构化、系统化,被写进教科书和专著,并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知识,我们通常说学校的教育是硬知识。比较软知识、硬知识关键取决于它在内涵、结构、价值这三个层面的稳定性。
三个层面都稳定的知识称为最硬的知识,三个层面都不稳定的知识称为最软的知识,而大部分知识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如说中小学讲的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解剖学等是硬知识,这些知识是相对固定化的,几百年来都程式化地讲授。然而很多人不一定读什么书,就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解决各种问题,这都是软知识,软知识是不断更新迭代的。
3.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终身学习有两大痛点,一是缺乏指导和帮助;二是孤独感。网络学习是孤独的,他们遇到困难不知道找谁,没有人帮忙、没有人同行,而这恰恰是我们的重要着力点,为网络学习者提供指导、伴行作用。对于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基于共同需求的项目式学习。根据大家的学习需求,探索项目式的学习,通过专家指导、提供平台服务、同伴式学习等,在既定的环境下达成我们的目标。
二是探索“淘宝式学习”。如何提高“淘宝式学习”用户数量,加强在政策层面的引导,是探索“淘宝式学习”的有效路径。
三是书院式的学习。我们可以像古代办书院一样,吸引一些学者、专家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探索式学习。
四是创客式教育。为社会上爱好创客、爱好做东西的人,搭建共同研究、探索的平台。
五是新型远程教育模式设想。对于学历教育探索,可将所有课程微课程化、微测验化、微学分化,通过对学生作品、论文、考核等评定,适应、满足学习者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
六是搭建个性化知识结构。主讲教师对每个微课程都建立微信群,并在群内设置微助教,学习者可在群内自由进入,形成同伴共学的模式,根据学习需求按照各自路径学习微课程。
四、基于网络教育的思考
1.远程教育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与模式,目前的变革只发生在教学形式上,还没有涉及教学内容和体制机制;
2.未来一段时间,远程教育在保留学历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3.远程教育的突围方向是为网络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育”体系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