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2024“终身学习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 > 正文

2024“终身学习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行

  2024年5月19日,“2024‘终身学习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顺利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围绕“终身学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旨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新政策和新路径。大会由南京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协办,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承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城乡社会教育处处长申春善、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通过视频方式致辞。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的代表、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的代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的代表以及国内外科研院所、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等300余人。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主持。

  大会开幕式上,杨忠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南京大学122周年校庆之际,他代表南京大学对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向主办、协办单位的信任与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个人提升、城市更新的关键动力,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杨忠强调南京大学将坚持深化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殷切嘱托和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同时回顾了学校在推动全民教育、终身学习上开展的一系列有益探索。他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推动合作的机会,期盼大会能成为探讨终身学习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探索终身学习与城市发展融合新路径的契机,成为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大学将继续秉承深沉隽永的报国情怀,历久弥新的诚朴精神,矢志不渝的卓越追求。努力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贡献南大力量,为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南大智慧,以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高文兵会长表达了回到母校出席本次盛会的喜悦之情,他代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主办方、协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强化终身学习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和理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高文兵会长指出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作为全国性、学术性的社会组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积极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向出席大会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支持江苏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致力于终身教育工作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她提到当前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社会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江苏省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举措。

  申春善处长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关心中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的来宾表达了谢意。她回顾了我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区和组织建设、数字化赋能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效。同时提到下一步将积极响应国际倡议,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

  夏泽翰在致辞中提到今天研讨会的议题对于实现“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至关重要,该原则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了终身学习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原则,要在城市中培育终身学习文化,为所有人提供公平、包容和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机会。他还高度评价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实施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所做的积极努力,并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致力于与我国的学习型城市密切合作,共同建立终身学习模式。他呼吁要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确保在数字时代中实现平等机会,并通过培育一种人人能学的文化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大会举行了南京和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GNLC)证书颁发仪式,此环节由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主持。会上播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宣传片和南京、苏州城市概况视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贾尼尼发来贺电,她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新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会员城市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认为教育和终身学习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等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至关重要,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是真正的宝藏,能够应对诸多挑战并推动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项目协调官Raúl Valdés-Cotera以视频方式致辞,他介绍了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基本情况以及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益处。他对南京和苏州在促进和推广居民终身学习方面所做的一系列积极举措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到了两座城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的未来目标与规划,相信两市将继续努力为所有市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伴随着中国民歌《茉莉花》悠扬地在会场响起,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教育项目官员裴伯庸(Robert Parua)分别向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百军、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证书。

  孙百军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南京市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的殊荣,他表示南京将以此为契机,坚持“博学、博雅、博爱”的价值理念,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扶持各类学习型组织成长,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在全市域的普及。同时也将努力在促进人民健康和社会福利、推进教育平等和包容、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季晶代表苏州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感谢。她表示苏州将始终坚持包容与公平,积极借鉴世界各地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持续服务和促进每一位市民的全面发展,以更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服务,推动城市更高质量的建设。

  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申春善、曹玉梅、裴伯庸(Robert Parua)、孙百军、季晶共同为南京和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新成员表示祝贺。

  证书颁发仪式结束后,进入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教育项目官员裴伯庸(Robert Parua)、南京大学教授刘成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教育合作部主任Kiichi Oyasu、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的包容和公平学习项目专家Rika Yorozu、南京大学教授桑新民、福建开放大学副校长沈光辉、越南教育科学研究所(VNIES)所长Le Anh Vinh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包华影八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教育数字化、社区教育等主题发表演讲。

  5月19日下午,大会四个平行会场,3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和社区学习中心高质量发展”“数智化促进终身教育变革”“全球青年菁英生涯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暨第四届南京大学终身教育论坛”四大主题展开研讨。

  大会闭幕式由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主持。在全体与会代表的见证下,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孙曙平宣读并主持审议、通过了《南京共识》。《南京共识》旨在强调终身学习体系的创建在智能化城市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和地位认识、立交桥建设模式、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数字化转型等具体的理念和行动方案,并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服务与监督《南京共识》的实施情况。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驻会副会长林金安、副会长包华影为大会做总结发言。林金安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参会者来源广泛,讨论交流紧凑而充分,会议凝聚了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包华影提到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付出,她代表组委会向为本届国际研讨会付出辛勤努力并提供支持的协办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表示感谢,向主办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表示祝贺,向支持单位中澳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北京华普亿方科技集团、远大科教集团、南京音你而来文化传媒公司表示感谢,向应邀参加研讨会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江苏广电、南京广电、新浪江苏等媒体表示感谢,对一直以来奋斗在社区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达谢意。她特别对具体承办研讨会的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工作团队给予充分肯定。至此,“2024‘终身学习赋能城市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195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