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 “导学、比对、评价”为一体的在线课堂“教”与“学”
以商务英语《英语国家概况》第五章节为例
上海开放大学奉贤分校 徐金秀
背景:
《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世界历史课,内容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四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媒体、节假日、语言、文学等内容,共有15章节。本次课程内容为第五章 Chapter 5 Education, Media and Holiday,即英国的“教育”、“媒体”和“节假日”三部分内容。它涉及英国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著名大学)、媒体(报纸,电视和广播)和诸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各个重要节假日。针对本章节内容多、容量大、涉及面广,根据开大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环境以及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章节内容,我精心设计课前导学案,认真制作PPT课件,搜集有关音频和视频,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课文内容,实施直播课堂教学。同时,在整个直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手段,采用激励性的英语课堂用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过程:
在实施这次用英语语言来新授世界历史知识即英国历史的直播课堂之前,我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了针对本章节内容的导学案,通过微信群向学生下发了导学案中的内容。在导学案中,我将本章节中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语篇中的一些生词、重点词汇和词组一一罗列出来,再根据章节内容向学生呈现重点、难点,设计好学生思考和需应答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从教材上查找相关信息和问题的答案,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来辅助学习。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以及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达到预习新课、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在直播课堂上,我根据导学案上所设计的任务来一一呈现教学内容。本课题教材内容是英国历史中的“教育”、“媒体”和“节假日”三部分内容。我先播放在课前搜集好的有关英国在教育、媒体方面如教育政策、教育体系(如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著名大学)、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一些视频片段,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观看到的视频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找到相关重要或关键信息点,在导学案上一一补全所问题目的答案,然后我要求学生在讨论区展示相关问题的答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一一进行应答和点评。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用“Well Done”、 “Good ”、“Great” “Excellent” “Exactly”、“Wonderful ”等字眼表扬他们;当遇到学生在讨论区沉默时,我用“Please try”、“It doesn’t matter if you don’t give the right answer”、 “Have a try ”、“I knew you could do it”、“Please keep on trying”等用语来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在新授节假日这一章节内容时,我播放了诸如英国的“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重要节假日的视频短片以及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七夕节”视频片断,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上教师所设计的相关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文本上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和区分。如在观看英国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的视频后,根据导学案中设计的6个问题:
- 1.When is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ed?
- Why is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celebrated?
- Who celebrates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
- What are the symbols of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
- What are the traditions at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
- 6.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Christmas/ the Spring Festival?
要求学生结合视频短片和课文章节上的内容,对英国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在讨论区写出两个节日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之后,在谈论区对学生的答案逐个做出点评。同时,我利用PPT,以表格形式列出两个节日在时间、原因、庆祝群体、象征物和传统庆祝方法等方面异、同之处,向学生做出归纳和总结,期间,在讲解到我们国家这个以“团结”、“友善”、“和谐”为主题、家人团聚的喜庆节日即“春节”的时候,通过提问“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pring Festival?”即“春节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
评析:
-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导学案就是学生的“笔记本”,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课堂上有需要补充记录的内容就记录在学案的空白处。学生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收集各种资料,阅读书本内容,查找相关信息,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导学案的设置,对学生自学起到导航作用,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播课课堂容量,并能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直播课证明,导学案式教学促使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学生在讨论区内踊跃发言,师生交流氛围热烈、浓厚,从而提高了直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理论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利用视频内容进行教学,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可达到65%。根据章节内容,我巧妙设计直播课教案。充分利用课前搜集好相关视频,所搜集的视屏内容与章节内容契合。我精心制作PPT,每张PPT颜色醒目,层次分明、恰当,条理清晰。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直观性和生动性特点的教学内容,多角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在直播课堂中的介入不仅能够使课堂变得更立体、更形象生动,更能够实现将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学习的目标,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同时,我认真执行“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利用“比对”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引用“提问式”展开课堂交流。整个直播课教学过程,贯穿了“Learn by inquiry, learn by expressing themselves, and learning by doing”的开放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探索。
- 在直播课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评价学生在这堂直播课中的表现,尤其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做评价,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纵观现今的英语面授课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平等对话”的理念感召下,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教师的“激励用语”始终贯穿课堂。因此,对于师生无法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流的直播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表扬和评价。教师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大胆回答问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会使学生更积极、踊跃参与学习和交流,从而实现融“导学、比对、评价”为一体的英语直播课堂“教”与“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