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终身学习优秀案例: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案例研究 > 正文

终身学习优秀案例: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案例研究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案例研究

单位: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

作者:王金珠

  一、背景分析

  社区学校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具有社区教育特征的教育机构。社区学校不仅具有传播先进思想、传承现代文明、科学知识等传统意义上的作用,还具有文化创新、人的社会性再培养塑造的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对学习的需求日趋强烈,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越来越重视。不少中老年人将社区学校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而且随着60后步入退休人群,社区老年人整体学历层次、经济水平明显提升,迫切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些需求也对社区学校开设课程的丰富性与管理的灵活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区各街镇社区学校都组建了一支人员相对稳定、能适应社区教育需求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所有专职教师均由区教育局委派,有规范的聘用合同、教师资格证书、专科以上的学历和中、高级职称。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专职教师还从事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与调研、信息反馈等工作。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大多有着在中、小学校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经历,他们的优势是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有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堂上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专职教师经过了学科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多年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对学科类教学具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在社区教育教学中,专职教师常常利用学科专业从事擅长的教学内容,如英语教师开设英语口语班;音乐教师教授乐理、乐器等;语文老师教授拼音教学和文学沙龙等课程。面对社区教育对课程需求的多样性,专职教师也面临转型的困难,要从单一学科类的专业优势转变为一专多能、复合型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而且,在社区教育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学习对象,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学习节奏也需要摸索和适应。

  社区兼职教师是从热心社区教育的各界优秀人士中选拔出的有特长的人员。他们的优势是具有某项受社区学员欢迎的特长技能,多数是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身体健康、乐观开朗而且有奉献公益的热心和耐心,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节奏普遍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但他们普遍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难以将知识系统化地传授给学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兼职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有所特长,但文化学历参差不齐,与学员的交流也会出现一定的局限,容易满足于固定的学员团队,难以适应新学员的多种需求。而且随着智慧型学习方式的改变,兼职教师们也需要克服在应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中存在的缺乏主动学习和积极应用的畏难情绪。

  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提高市民全面素质的关键。目前,社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随着社区教育课程规模的逐渐扩大,学习课程质量的要求提高,对专、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提高社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本文结合自己在街道社区学校教务主任岗位的多年实践,分别从师资队伍整合案例、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辖区内教育资源整合案例三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案例介绍

 

  本人所在的社区学校有5位专职教师和20余名兼职教师,发挥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势整合互补,共同发展。除了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外,教学评比成了专兼职教师整合一起互学、互助、互研共同提升专业能力的契机。

  (一)师资队伍整合案例

  上海市每两年举行一届社区教育教学评比活动,这是提升社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很好的机会,我校借此机会继续主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希望教师借此平台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好评比活动方案,成立了教学研究小组团队。教学研究小组团队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二支队伍有机整合而成。经过教学研究小组团队研究,选出一名兼职教师作为参赛者。

  虽然专职教师对钢琴、书法、葫芦丝乐器、舞蹈类专业课程技能不熟悉,但是专职教师发挥他们的职业优势,与兼职教师一起根据社区教育教学大纲研究教案书写,教案经过反复磨合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在定稿的过程中,与兼职教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全程参加参赛教师的说课和上课活动,通过听课和评课,专兼职教师多次磨课。在此过程中,兼职教师们收获非常大,他们学会了如何写规范的教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而专职教师虽然不是参赛者,但是经过每次活动过程,他们在查阅资料和听课中学到了自己专业外的很多知识,也或多或少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同样锻炼了自己,在自己教育教学能力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二支队伍的整合,优势资源的互相学习和利用,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都有很大帮助。在每一届的教学评比中,所在的社区学校成果累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信心。

  2017年兼职教师王其荣老师用民族乐器巴乌演奏乐曲《天边》的教学课,在第三届社区教育教学评比中荣获普陀区一等奖、上海市网上展播最受市民欢迎奖。

  2019年兼职教师吴佳霖老师拉丁舞《伦巴》的教学课,在第四届社区教育教学评比荣获普陀区三等奖。

  2021年兼职教师李云老师钢琴即兴伴奏《走进新时代》的教学课,在第五届社区教育教学评比荣获普陀区二等奖。

  2023年兼职教师孙子国老师的楷书课,在第六届社区教育教学评比荣获普陀区一等奖,还被选出代表普陀区参加上海市社区教育教学评比。

  社区学校的专职教师们多年来也进班级听课学习,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不再局限于自己在基础学校里任教的学科知识,也开始任教一些素养类课程,有的老师开始教茶艺,插花,十字绣,文学赏析,手机智能课,养生课等。通过四届兼职教师参加的社区教育教学评比案例说明,专兼职教师整合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成长,互相研究,专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大提升。

  (二)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

  为适应社区教育需求,实现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社区学校借助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力量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课程选修计划与岗位培训,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参与各种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同时,除了参加校外培训,社区学校还在课堂教学实践、简易校测编写、网课制作等实践中开展自培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分别介绍一名专职教师和一名兼职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案例。

  本人作为一名专职教师,从2017年到社区学校任职,多年来一直参加市、区级的各类培训学习:先后参加了普陀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研修班的培训学习、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培训、终身教育培训、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上海社区教育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社区教育信息化管理等培训。经过学习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社区教育教学经验。

  培训期间聆听了许多专家教师的专题讲座,有九部委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的解读讲座,有庄处长的《从社区教育的概念谈起》讲座,夏处长的《改变市民学习方式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授的《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国际发展与上海时践》还有其他专家的《社区教育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探索》、《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凌云生态家一平米菜园项目推进》等专题讲座。专家的讲座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社区专职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社区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善于学习提升一些专业技能,扎根实践,终身学习;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

  在教学中我一直将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社区教育教学中,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社区教学实践。我不断搜集社区教育信息,学习社区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一个社区教师不仅要积累的教学经验,更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近年来我一直致力社区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我撰写的文章《浅谈如何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区培训班三等奖,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分享交流经验;撰写的《体验课程建设建议》载入上海社区教育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成果汇编书籍;论文《新时代如何提升社区学校专、兼职教师专业能力》发表在《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考--2017“社区教育上海论坛”》征文集里。2020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2021年论文《浅谈如何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上海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培训中我还参观了上海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凌云家庭一平米小菜园、崇明的社区学院、刘海粟美术馆、星光摄影城等。参观过程中,我学会了制作中国结,手工陶艺,手工缝制钱包,人工造纸等一些基本技能,充分感受到体验式学习的乐趣,对终身学习有了理解。通过多次参观体验学习,我极大地开阔了社区工作视野,为自己社区创新开发很多新课程。自己把学到的技能推广到养老院,为老年人带去快乐。疫情期间,我们采取停学不听课,培育兼职教师网上教学,为学员录制很多课程视频。

  兼职教师金根娣老师经过各类培训也收获满满,通过学习与实践,她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学员成长成为一名受广大社区学员欢迎的兼职教师。

  2013年她报名参加了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老年舞蹈班学习。带着对舞蹈的热啊,她在学习中非常认真,对老师教授的舞蹈知识认真领会,还带领班级同学一起复习,通过课后练习熟能生巧。她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件事,比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到还要重要。在学习中积累失败和成功的经验,除了提升自我能力,还发挥班组团队精神,把老师教的小舞蹈编排成节目,经常去社区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反哺社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快乐。2014年甘泉路街道社区舞蹈队被评为上海市五星级学习团队。

  2015年金根娣自己也从一名学习学员发展为一名舞蹈兼职教师,角色的转换,对自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刚开始讲课时心里比较紧张,也没更多教学经验。在摸索中,她虚心向其他兼职教师学习,积累经验,她珍惜兼职教师的培训机会,完成了兼职教师的培训,获得兼职教师资格证书。

  在教学实践中,金根娣碰到问题会反复思考,社区学校的学员大多数是退休人员,要零基础入门,所以就从最基础的教,尝试把最复杂的动作简单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要学好舞蹈首先要练习基本功,打好基础,于是她就不厌其烦地鼓励学员做好第一步,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从学会到学好,一步一个脚印,到了一个阶段拍一段视频,记录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到学员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得学员的学习动力更高,自信心倍增。舞蹈带给学员们快乐,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愉悦了心情。金根娣老师感到时代的脚步总是不断向前,知识的更替也是永不停息,学习不分早晚,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创新充实自己,才能服务好大家,于是在2016年秋报考了上海开放大学舞蹈表演专科进行了系统学习,至2023年一月毕业(学制八年),从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课程到中国民间,拉丁、摩登及各舞种的学习,期间坚持各门课程的学习,认真完成教师的要求,在开放大学学习期间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被评为最美学员。2023年获得中国-上海众焰杯CEFA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城市公开赛拉丁舞成人6人单组C组第一名。也成了社区学校广受学员喜爱的教师。

  (三)辖区内教育资源整合案例

  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辖区内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引进辖区内其它教育机构优质课程师资和教学资源平台。针对辖区内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征开发学员喜爱的课程,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更多学习平台,在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策划活动能力。

  案例:联合辖区内甘霖初级职业学校,借用学校专业的烹饪厨房,聘请该校教西点的老师教居民西点制作。在带学员学习过程中,专职教师也从中学会了西点制作,然后把学到的技能辐射出去,教会更多的人。

  我们还引进辖区内教育机构中优质教师,例如时装方老师,摄影王老师,葫芦丝王老师,为居民搭建活动比赛平台。2018年甘泉路街道社区学校获中国上海世界金玉兰奖音乐舞蹈美术大赛金奖,2019年甘泉社区学校时装表演队在“华丽霓裳”全国服饰艺术超级模特大赛展演金奖,摄影班学员潘文莲、作品荣获上海市第十六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2020年“静安杯”社区摄影比赛优胜奖和二等奖。联合辖区内学校,联系非遗教师为学生展示传统手工艺。这样走出去,引进来,提升了教师管理能力、策划能力、辅导能力、推介能力。

  社区学校通过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借助教学评比契机,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学相长。在课程建设中以兴趣爱好为中心、以内需发展为动力、以情感需求为载体、以优胜劣汰为原则、以公益服务为标准、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并不断推动专、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来应对社区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发展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经,谋求新的发展。

  专家点评

  本案例分别从师资队伍整合案例、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辖区内教育资源整合案例三方面来谈如何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作为街道级社区学校,教师们主动积极地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成效很好,值得鼓励和赞扬。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181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