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红史传承,寓乐于学,老有所为
——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四种资源”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同时也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教育部门牵头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发展政策举措,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还特别提出要“强化科学研究,……加大对老龄领域科技创新、基础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
新时代如何办好老年教育,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发展银发经济,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这为高校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央重要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充分依托优势学科资源、红色基因资源、特色社团资源与志愿服务资源,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整合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姿、视角多元、协同多边的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为银龄一族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学习服务,探索了“双一流”高校开展老年教育的新模式。
一、深入调研,精准画像,依托学科学术资源夯实老年教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以发挥高校离退休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研究作为探索解决当前我国养老问题的一个学术突破口,先后开展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做好高校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研究——服务高校退休干部的养老社区模式研究》《发挥高校离退休党员作用的工作机制研究——以高校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为视角》《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消费心理问题》等课题研究,通过对学校500余名离退休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以及对20多所各地较有典型性的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对银龄一族接受老年教育的特点、内容、方式、途径和服务意向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杜鹏教授主编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老人养老方式研究》提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可以划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各自占比为90%、7%、3%。因社区养老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于一体,逐渐成为老年人及家人关注的热点,也是最适宜我国的一种养老模式。然而当前我国社区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支持、资金保障、服务水平、服务设施等问题均亟待解决。另有一种较好的模式是将养老与教育设施结合,依托大学校园建立养老社区,这种模式具有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的支撑,养老社区建设和社区适老化,在未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发展课题。
调研中还发现,养老机构并不是养老的第一选择。从养老设施和个人意愿来看:在设施方面,有超过50%老人认为养老院费用过高;有48%老人认为养老院地理位置普遍过于偏僻;也有设备设施、服务和娱乐项目等因素的考虑。在个人意愿选择方面,有69%老人认为自身的健康状况较好可以自理,因此不选择住进养老院,有46%老人表示自己更喜欢家的感觉。可见,高校离退休教师群体即使在收入和健康状况已经处在相对优势的地位,依然把养老院当做不得已的选择,在身体还可以自理的情况下,不愿意住进养老院,而是选择和家人沟通交流的温暖。
二、不忘初心,赓续血脉,依托红色基因资源发挥老年教育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必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拥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年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充分用好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发挥 “红色基因库”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党委创办“初心讲堂” 党员教育平台,面向老中青三代党员,开展“百年荣光 薪火相传” “聆听、致敬:为民族转身的‘大先生’” “学百年党史、悟求是思想” “一辈子做好事——我的爷爷吴玉章”等主题党日活动。多次邀请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老校长孙女、学校信息学院退休教师吴本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老校长之女、学校商学院退休教师成其谦,为全校师生讲述吴玉章、成仿吾等的光荣事迹,吴玉章老校长一生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事事莫争虚体面,行行当立好规模”;成仿吾老校长一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将青年视为希望、将教育视为武器,始终心怀使命,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终生。这些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老党员对青年党员的“传帮带”和“引路人”作用,老中青三代人大人共同学习传播好人大党史故事,让红色基因和红色薪
三、老有所乐,学有所成,依托特色社团资源丰富老年教育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的老年教育充分依托老年特色文体社团资源,针对老年群体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教育活动,满足银龄一族的学习需求。学校现有老年文体社团约20个,成员近500人,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文体领域,包括合唱、舞蹈、时装表演、京剧、诗朗诵等艺术表现形式,太极拳、健美操、健身球操、乒乓球、台球等体育项目,手风琴、萨克斯、陶笛、葫芦丝等乐器,以及摄影、书画、视频拍摄剪辑、剪纸等技能。每个社团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对老同志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活动地点主要在离退休活动中心、时雨园活动站,以线下授课为主,出现疫情时通过视频软件进行线上授课。近年来,老年文体社团日渐成为离退休老同志文化养老和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引领老同志发挥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也是展示学校离退老同志积极健康向上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
1.“学唱明志”:合唱类社团学习引吭高歌
延河爱乐合唱团成立于2018年,由爱好合唱的离退休教职工组成,现有团员50人。他们常年坚持刻苦训练,演唱水平进步显著,圆满完成了高校教育系统、中央电视台等各种重大演出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如202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乐龄唱响》;2021年4月参加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祖国》快闪的拍摄录制等。他们曾经是高校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如今他们重拾“青春”,用歌声唱出人大夕阳红的风采。
老教育工作者合唱团(西郊合唱团)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现有团员70余人。他们致力于在艺术素养、声乐表演、古诗词鉴赏与吟唱等方面的进步,《千千阙歌·端午雅集》等品牌性活动让文化养老之道路越走越宽,很好展示了人打人老有所为的风采。如2018年开始聘请国学院“小老师”讲授,鉴赏学习了古诗词近百首。
2.“学操健体”:体育类社团体验青春律动
健身球操协会于2019年5月成立,现有会员30余人。健身球操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体育项目,用球击(甩)打身体的不同穴位,配以丰富的体操、舞蹈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亦操亦舞,将体育健身、中医养生保健融为一体,蕴含了我国传统医学文化遗产。2020年11月参加北京第二十三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表演赛,该社团获得了健身球操项目比赛优胜奖第一名。
健身球操协会参加北京市第二十三届中老年优秀体育健身项目表演赛
3.“学读颂史”:朗诵类社团展现铿锵有力
延河之声朗诵团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日子里共组织并参与集体活动20次,有247人次参加,表达对党的真诚祝福,对国家的美好祝愿。6月8日,参加“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 “教育部在京老同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线上)等,《我是共产党员》的朗诵震撼人心,《家书故事》的诵读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读家书,忆党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11月,以冬奥为主题,选取了《冰雪之约》《我们北京见》《奥运是什么》《筑梦冰雪,相约冬奥》等作品进行朗诵,用独特的方式迎接2022年冬奥会。
4.“学拍咏情”:摄影类社团教习捕捉光影
摄影协会现有会员50人,主要开展适合离退休人员特点的摄影培训、外拍、评片交流及展示活动。开展多次摄影技术与艺术知识培训,因人因地因时自主分散拍摄练习,先后组织“百名党员向党百年生日说句心里话”集中拍摄活动,激发起大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巨大情感能量;在学校橱窗展示3期计100余幅作品;内部刊物展示4期计32幅作品,“庆党百年书画手工艺摄影作品展”共计展出了150余幅摄影作品。
5.“学技怡情”:视频类社团引导紧跟潮流
视频摄制社团成立于2021年1月,现有成员16人,旨在生动展示我校离退休老同志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邀请新闻学院摄影专业教师开展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的培训,每周授课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春季学期主要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层面讲授了摄影基础知识、短视频拍摄和编辑技巧,让成员能拍、能编;秋季学期主要是剪映软件操作,有针对性地留视频制作作业,结合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讲解编辑和剪辑的技巧。
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依托志愿服务资源拓展老年教育外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老干部“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志愿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余热,组建“为遐志愿服务团”,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搭建平台,发挥老同志熟悉人大、热爱人大的优势,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师生深入了解学校、为维护校内治安秩序、为营造社区良好环境、为保障老同志生活需求,奔波在学校和社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其中,“博物馆队”克服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等困难,手捧上万字的讲解词,认真背诵记忆,交流讲解技巧,为校内师生员工、校外来访参观讲解人大校史,弘扬人大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成立至今,共接待参观5300多人次。
养老敬老,教老育老,任重道远。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老干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广大老干部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双重变局。人口老龄化叠加城市发展转型也是贯穿21世纪首都北京的基本市情,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培育100个市级老年学习示范校(点)及一大批区级老年学习示范校(点),完善‘互联网+老年教育’服务模式,探索‘医、养、文、体、教’等场所与老年人学习场所共建共享模式,组建老年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和老年学习共同体”。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立足学科、学者和学术资源优势,依托红色基因资源优势,借助老年特色社团资源优势,发挥志愿服务资源优势,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成果助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娱教结合,精准供给使“夕阳红”们便捷享受多元化学习支持服务,持续提升银龄一族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足感。
(报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老年学研究所)
作者:丁凯、杨海燕、陈星贝、孙鹃娟、谷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