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培养“永久牌”乡村振兴人才 > 正文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培养“永久牌”乡村振兴人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村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的 探索和实践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8月,山东省委、市政府在全省启动“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担当,经市委组织部批准,面向全市农村“两委”成员和优秀青年开展学历提升培训,先后招收七个年级,开设农村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专业。学校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以服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目标,以办好德州市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班为抓手,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的新路子,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形成了德职的办学特色。截止2022年6月,培养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大专学员2717人,一批又一批农村基层干部在德职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图1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官网报道德州乡村振兴人才办学成效

一、项目实施背景

党的十九大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山东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提升全省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做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开展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战略要求。德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落地实施基层干部学历教育项目。德州职院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主动作为,提出了“一村三计划”,即为全市每个村培养三类人:基层党建“领航员”、乡村振兴致富“领头羊”、掌握一技之长的“新农人”。学校向市委组织部提出对德州市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人才集中教育的想法。自2020年7月开始,德州市2020级509名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学员由分散教育改为集中教育。集中面授期间,所有学员食宿在校,采用理论教学、现场参观体验、课程实践活动一体化设计,大大提升了教学实效,受到了学员的普遍欢迎和组织部门的充分认可。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德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乡村振兴人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各县市基层党委、政府也采取过多种措施“引进人才”,但引进的“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根本扎不下根,成了“飞鸽牌”人才。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素质低、农民没有一技之长,缺乏乡村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无法落地生根。农业科技等实用型、复合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高,依靠科技提高种植业单产的能力不足,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三、主要做法

通过对几年来办学情况诊改发现,原有的课程设置受学历教育条条框框的限制较多,存在教学内容与农村学员生产生活脱节、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教学占比太小、教学形式枯燥乏味等情况,本来学员学历水平低、基础差,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另外,调研发现各县市区分散教育,不利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致使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理想效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学校决定突出“能力+学历”教育模式,遵循“学懂、管用”原则,在省开放大学课程平台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并向市委组织部建议对德州市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人才集中教育,同时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

(一)创新管理体制,抓好顶层设计

2020年8月,校党委从各部门抽调8名精干同志,组成工作专班,在校领导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扁平化管理,调动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工作合力。制定《2020级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实施方案》,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级部、设置班级,形成了工作专班牵头负责、级部辅导员统筹协调、班级导学跟进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开足必修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全程问效。2021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我校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经研究决定在原工作专班基础上,成立社区干部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一起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集中开展涉农专业申报建设和涉农培训工作。

(二)创新教学资源,构建工作保障

面向全校公开遴选课程教师和班级导学,经自荐、推荐、演讲答辩、评议、考察等环节, 组成了教学管理服务队伍;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资源的改革和重建,与省开放大学的课程有机融合,开发出一系列接地气、受学员欢迎的教育教学资源包;与农科院、原农校、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济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涉农专业专家师资库师资近70名,同时聘请党校教授、党政干部、先锋模范、优秀村支部书记等人才兼职教学,为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创新教学方式,务求教学实效

一是丰富班级活动。组织学员开展“破冰之旅”、“我和我的家乡”宣讲比赛、“美丽家乡”摄影作品展示、红色影片欣赏、升旗仪式等丰富多彩班级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活动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开展课程改革。开设《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创业项目与开发》《基层党的建设》《美丽和谐乡村规划与建设》《电子商务》等理论课,《时政小评论》《疑难问题调处现场模拟活动》等实践类活动课,到田间地头送教下乡,取得了显著教育教学实效。三是突出实践教学。组织农村学员到宁津县渤海军区教导旅党史教育基地、德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济南章丘三涧溪基层党建示范基地、临邑县临盘镇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齐河县胡官屯镇壮大集体经济示范基地、武城县英潮辣椒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内容涵盖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方略、社区治理举措、团队建设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创业意识等。导学教师牵头跟进,课程教师全程指导,保证了实践教学成效。四是引进专家师资。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市供销社、乡村振兴服务队、党政机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聘请专家教授或基层骨干开办讲座。学员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基层管理知识,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本领。

四、推广应用效果

目前,该计划已为德州农村基层培养输送近1600名“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永久牌”乡村人才,为德州区域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据统计,仅2018届一期毕业学员中,新当选书记27人、主任21人,当年获得省级荣誉15人,市县级荣誉79人,个人或村集体新创业项目41个。“一村三计划”的实施,得到当地政府、组织部门、学员的高度好评,为德州职业技术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进一步擦亮了农村社会培训服务的德职品牌。乡村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诸多启示:引进先进的教育新理念,构建“能力+学历”教育模式,建立“理+实”专业课程体系;引进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进课堂等等。实施该计划所创立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范本,可复制,可推广,在乡村人才培养培训领域,甚至对一般的职业培训均有借鉴作用。大众网、中国教育在线、灯塔-党建在线、德州党建、德州晚报等媒体纷纷报道本项目的实施成效,在德州本地打造了特色、树立了品牌。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xiangcunzhenxing/35805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