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20周年> 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特色 ———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与回顾 > 正文

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特色 ———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与回顾

 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特色

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结与回顾

 

报送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因师而立,由师而兴,依师而荣”,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彰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秉承“聚焦主业、办好优势特色专业”的理念,不断摸索总结、凝练提升,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依托抓好顶层设计,通过初步形成、持续深化和深度融合三个阶段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凸显教师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增设教育实践类专题,初步形成教师教育特色


试点之初,在缺乏可供参考成熟模式的情况下,学校以全日制教育与成人函授教育为蓝本,构建了由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毕业论文四部分组成的网络教育课程体系。为强化网络教育的实践性特征,突出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特色,2005年学校将课程体系调整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毕业论文)三部分构成,并在必修课中单独增设教师专题讲座类课程,聘请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一线优秀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围绕基础教育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内容开展讲授。此类课程的开设,回应了学生对教育实践类知识的学习需求,初步形成了网络教育的教师教育特色。


二、设置特色课程模块,持续深化教师教育特色


2012年,在进一步把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学校以“学历提升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双重职能并重”为原则再度调整课程体系。首次确立了“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将课程体系调整为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四个模块构成。其中,作为独立设置的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将原有的专题讲座升级为系统化的特色课程,结合教师职业培训的非学历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设置了教育理论类和教育技能类两大类课程。模块化课程设置和特色课程的开发,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化了网络教育的教师教育特色。


三、升级职业课程模块,实现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2018年,在修订“学生培养规范”,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再次调整课程体系。坚持深化“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升级为职业需求与发展课程模块。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中学历补偿需求和教师从业需求学生所占比重此消彼长的实际状况,分别设置了教师从业资格课程和教师职业发展两大类课程。其中,从业资格类课程以中小学及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所涉及的综合素养、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同时掌握必要的资格考试所需知识。职业发展类课程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开设了以新教法、新课改、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引导学生提高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从教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创新性地在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嵌入职业资格与培训教学内容,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深入融合,对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目标在网络教育领域内的实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五年时间连续投入三千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相关的课程资源建设,实现了配套课程的全面升级和质量提升。


回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办学历程,学校始终坚持彰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抓住课程体系建设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积极推动网络教育办学体系的规范运行与内涵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绩。


展望未来,结合正在制订的“十四五”期间网络教育发展规划,学校正在积极研制“网络教育高阶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未来网络教育的课程建设将更多关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密切结合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将更多关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进一步培育以“精准的培养方案、精致的学习课程、精细的支持服务、精彩的学生活动、精实的招生宣传、精英型人才培养”为内涵的,具有时代特点、成人教育特征和东师特色的网络教育品牌,从而建设与学校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现代远程教育。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yuancheng20/1038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