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终身学习优秀案例: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成校模式 > 正文

终身学习优秀案例: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成校模式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中国教育在线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成校模式——以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例

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作者:谢虹

  一、基本情况介绍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是百年老镇与现代商圈交相辉映、静谧田园与繁华都市相得益彰的地方。辖区所在陆地面积35平方公里,2004年7月撤镇建街,现辖18个社区、16个村,常住人口12.11万人,2021年度获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等称号。

  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2002年庄桥镇人民政府举办(其前身为庄桥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经宁波市江北区编委批准的国有事业单位,核定在编教师3位,非编教工4位。校舍独立占地面积近2739平方米,功能布局合理,配备有电脑教室、茶艺与花艺培训室、舞蹈房、能人工作室、琴房、多功能厅、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2016年起江北区老年大学庄桥分校设在庄桥街道成人学校,学校开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

  二、内涵发展是核心竞争力

  1. 学校“博雅”项目获得市级终身教育品牌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的办学原则,牢牢把握成人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地方发展的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活动。2018年开始创建学校“博雅”品牌,以“博学于文,雅正于心”办学理念,秉承“乐思乐学,雅言雅行”的校训精神,把创建“文化有传承、教育有品牌、培训有特色、服务有赋能”的“四有”成人学校列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把成人学校打造成为公益性、综合性、多功能的省级美丽城镇的终身学习社会大学基地。

  2.科研引领,开创学校新局面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坚持项目科研化,以科研引领终身教育的发展,着力打造教育特色品牌,促进终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创建方面的科研获奖有“博雅”老年教育课程获“2020年宁波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和2021年区级优秀终身学习品牌;《宁波涉农街道文化礼堂调研报告》获市级调研报告一等奖;《老年生活乐“陶陶”——校本陶艺课程的开发与实验》获市级论文二等奖;《筑梦》获市级征文二等奖、《“博雅”型街道老年大学创建实验》获宁波市实验项目成果二等奖等。

三、队伍建设是保障凝聚力

  1.强化管理,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

  凝心聚力,不断完善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中级教师2人,均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因教学点管理需要,街道下属各社区村均设立教育联络员33人。学校突出人文管理,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努力打造教师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工作战斗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改进学校管理效能和工作作风。学校博雅学习型团队被评为2018年江北区十佳社区学习型团队。

  2.精心培养,形成一支专业相长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街道区域内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把居民群众中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离退休干部、各行业专业人员、能工巧匠、民间乡贤等各类精英纳入社会教育的人才储备库,通过社区推荐、学校审核、自主培育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和聘用考核,逐渐形成一支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且热于奉献的兼职教师队伍。

  3.研学一体,有效提升成校教师的综合素养

  学校重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实施常态管理,每年制定专题培训计划,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和组织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专职教师的全员培训。学校4位教师在2020和2021年宁波市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两银两铜的好成绩、涌现出4位“宁波市百姓学习之星”和一批优秀的文艺活动民间艺术骨干。

  四、宣传创建是催化影响力

  2018年至今,学校先后获得“宁波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宁波市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项目”“宁波市标准化乡镇(街道)社区老年大学”“宁波市新兴特色成人学校”“全国首批家长教育素养提升计划项目实验点”和“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港集团首批理事单位”等荣誉。还有多篇调研报告、论文、案例分别在市、区级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市级终身教育品牌项目、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项目等等使得品牌知名度不断攀升,在宁波市内形成品牌效应。

  学校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主题宣传以围绕成校工作重心、成校特色服务为主、认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成校的办学品牌和培训效应。学校公众号推送207篇报道,先后推荐5位教师成为宁波市尚学人物;十家“学习共同体”和多位“时尚奶奶”组合等等。2018年有4支“博雅”舞蹈队参加了区级“万达杯”广场舞大赛分别获奖。同年165名“博雅”学员参加区级“最美时光”老年大学学员才艺九大类项目比赛分别获奖。随着这些活动的举办,学习强国、宁波晚报、甬派新闻等媒体纷纷报道,学校知名度不断攀升。

  五、多头并举是发动内驱力

  学校立足居民素养提升和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多层次构建教育体系,有效推进学校社会教育的功能发挥。同时结合学校的特色内涵与品牌项目建设行动,积极实施五个“一”行动,积极办成“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成人学校,朝着教育事业发展多功能市民学习中心方向努力。

  1.外延一个教育品牌

  庄桥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针对街道老龄化不断加大和老年教育需求不断提升的问题,积极开展“博雅文化”老年教育项目。把学校博雅终身教育品牌不断地丰富与拓展,做好内修外拓的文章。

  多年来,搭建了以学校为一级中心,辐射全街道15分钟老年教育圈,涵盖了各社区、村、医院、敬老院、非遗基地等33个二级老年教学点,完成“同心圆”式基础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共开设505个老年班级,学员14640人。

  学校注重老年教育及特色课程研发,组织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人工作室导师、医院专家等人组成老年教育课程研发团队,以特色课程为建设载体,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下,统筹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以“多彩课程,博雅人生”为主题,老年教育课堂内容确定为“翰墨丹青”“缤纷才艺”“传统体育”“经典著作”“智能技术”“乡土文化”六大模块,形成了书画、茶艺、插花、古琴、陶艺、太极、朗诵、智能手机、庄桥人文等三十余门老年教育课程,打造一批具有庄桥地域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年教育课程。

图1 博雅课程设置图

  学校先后开发《农村老年人特色陶艺校本课程》、《老年科学保健指导手册》、《老年大学彩铅教材》、《老年智能手机教材》等校本课程。其中《老年智能手机教材》获浙江省级“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中国结编织》等两个微课程获得第4届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奖。在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学校推出“博雅”老年教育课程获“2020年宁波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和2021年区级优秀终身学习品牌,课程保障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在全大市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中心建设。

  2.创建一个实验点

  庄桥街道外来务工人员7.3万人,外来务工子女7531名,外来务工人员中许多家长不懂科学育儿,也没有时间管理与陪伴,更多家庭实施的是隔代教育。我校与辖区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共同建成家庭教育联盟,互通信息,互搭平台,互用资源,共同培养合格家长。创建了全国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工程的成人学校实验点,面向家庭,提供“校校家+工作室”家庭教育资源。

  学校内的老年大学课程是针对隔代教育的,校内的“插花工作室”、“彩铅能人工作室”,“中国结非遗工作室”等在教育“双减”背景下,为周边中小学(幼儿园)提供课后及暑期的托管课程资源,受到好评。学校的学历进修和技能培训为家长们学历提升和掌握技能提供便利。学校通过通识课程开设,如插花艺术等,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审美,学校自拍的《我是新市民》等两个教育短视频在市级展示中获奖并受到家长喜爱,多维度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六年来,开设505个老年班级实施隔代教育,1078位社会人员获得高中学历,为周边学校提供线上专家育儿课程50多次,学校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获2022年度宁波市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参与家庭教育的家长达10多万人次,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中心建设。

  3.落实一个振兴服务

  为充分发挥农村成校在农村文化繁荣、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依托宁波市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项目,挖掘庄桥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与亮点,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学校的“村校联动,一堂五员”获得2019年度“宁波市成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新项目”。

  村校联动:学校即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是庄桥街道各村,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支持下,建立乡村振兴村校联络组,构建校村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活动、师资、课程、志愿者等共享,以成人学校特有的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一堂五员:一堂指文化礼堂;五员指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指导员、文史整理员、志愿讲解员、日常管理员和文化礼堂邻里调解员。以教育的手段,“五员”的载体,新颖的模式,务实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立足街道,提出“1+5+X”推进建设模式。1是指就是打造1个龙头试点村;5是5个村的跟进打造;X是庄桥全覆盖。

  与此同时,开发老年教育《博雅文旅 庄桥记忆》校本教材开发,将按不同村庄,从古建、古文物、名人故居、祠堂、古文化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为百年庄桥老镇,留下文物和独特的文化踪迹,为庄桥文旅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游学线路。以文化振兴的方式来推进村文化的全域推进建设,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学院建设。

  4.打造一个培训平台

  学校作为“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港集团首批理事单位”面向企业,开展“学历+技能”教育培训项目。针对街道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学校通过实地走访和研讨,先后与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宁波瑞合康复医院合作开设了陶艺特色班和医养合作班。根据社会人员不同学历需求,开设技能培训和成人高中学历、大专、本科学历进修。为企业职工、社会人员、新市民、家长等成人的学历提升、技能获得提供便利。

  学校与宁波市成功育婴职业培训单位合作开展保育员技能培训,还有救护员培训、茶艺师、插花花艺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摄影师培训等。学校还定制培训,送教进企:如送安全教育培训进永发企业。学校开展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成效显著,辐射影响大,走出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之路,在打造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有效推动街道区域内各类资源共建共享,为学校特色项目搭建服务平台,拓展项目的服务功能。六年来,参与培训总人数为24万人次,进一步推进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建设。

  5.孵化一个社会大学

  学校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运作,极大强化成人学校的社会教育功能。学校以全民终身教育理念推进终身教育,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面向全体市民和企业职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终身教育模式,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居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的需求,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效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办学成效是彰显实战力

  1.服务社会,配合街道在协同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教育作用,在老年课堂上增设课前10分钟时事宣讲环节,把垃圾分类、防诈骗等街道中心工作在上课前对老年人进行教育,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此后,街道内村(社)文艺演出队、垃圾分类宣讲员、防疫志愿者等,都能看到老年学员的身影,助力乡镇振兴战略的多元化起头并进的“博雅”老年大学局面已经生成。学校撰写的论文《基于应对疫情的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对策》获市级优秀论文二等奖。

  2.学校办学品牌效应好辐射影响大

  庄桥成人学校为街道内市民素养提升和区域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借力社会组织、企业合作办学取得一定成效。学校办学经验曾迎来省外吴江同行和市内北仑区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并多次在各类培训会议上报道和交流。六年来,博雅品牌项目、老年大学成效、疫情防控等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在市、区级及以上媒体报道多次,学校科研成果和本土教材也获奖频频。

  3.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培训工作机制和育人学习模式

  立足当地,有服务当地的培训育人新模式;乡镇振兴项目的实践、博雅品牌项目的培育、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平台的搭建、家长教育实验点的探索实践、街道老年大学管理模式创新等,为街道区域终身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充分满足庄桥老百姓的培训学习需求,为庄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体现成校教师的担当。

  总之,学校在不断丰富终身教育内涵,深化终身教育理念,创新成人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新兴特色成校的优势,积极扩大终身教育和学习品牌的辐射范围,为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赋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积极实践探索适合本地本区域发展终身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成校模式。

  专家点评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立足居民素养提升和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多层次构建教育体系,有效推进学校社会教育的功能发挥。乡镇振兴项目的实践、博雅品牌项目的培育、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平台的搭建、家长教育实验点的探索实践、街道老年大学管理模式创新等,为街道区域终身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突出成效,其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182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