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20周年>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正文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立足学校服装教育特色 实践育人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传承艺术教育传统已六十余载,一直以来秉承发现美、追求美的艺术教育理念,以提升质量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强基础、重实践、搭平台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目标,在课程模块构架方面不断完善,充实强化基础课程,补齐学生短板。创新实践课程环节,将毕业设计与服装设计大赛相结合,通过聘请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灵感-样板-面料-成衣”的整个流程,最后以参加时装周展演的模式做为教学成果的展示和宣传,为学生搭建“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专业成长平台。

1.png

自2016年起,学院结合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以服装大赛的形式,由专业导师全程指导,参赛学生从主题、灵感、色彩、面料、细节、廓形等全方位、多角度理清思路,围绕每年的设计命题,创作设计作品。他们的作品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作品完成度很高,从廓形到面料再到工艺,兼顾艺术创意与商业审美需求,同时也具有个性的自我表达,先后登上了2016、2017、2018江南时装周,2019环东华时尚周的舞台。参加时装周展演的学生作品,学院会挑选部分进行永久珍藏,这也让学生们感到荣幸,“感谢学校教给我的技能,也希望在要离开时留下我们的印迹。”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旨在向社会与企业直观展现学院的教学成果,接受社会对学院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

2.png

如今,学院为学生搭建的秀场平台已不仅是送给学生们的沉甸甸的毕业礼物,更成为学院教学工作的一种常态,让每一届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都能以此为目标,在读过程中专注于锤炼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以参赛的作品能够参加服装秀场的展演为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院也不断为服装领域输送新鲜血液,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而这种兼具创意与实穿性的学生作品,能登上时尚媒体聚焦的时装周秀场,也为学生们今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附:师生感悟

秀场的观众曾感叹:“毕业生的作品就能达到如此惊艳水准,你不得不好奇他们的学习经历;学校敢于投资为学生搭建高端平台,你不得不感慨他们的魄力。”

“不分昼夜,没有周末的度过了3月和4月,离5月时装周剩下不到20天的时间,虽然平时被这帮孩子们折腾得够呛,但想想即将和他们分开,非常不舍。看着学生们一步一步从最开始对服装只是热爱和浅显的接触,到最后能够理解从灵感-样板-面料-成衣的整个流程,大家都付出了很多,bravo everyone!”

                   ——2016-2017年总指导教师 许宁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江南时装周,跟一群真正热爱服装而非商业的设计师再次出发去寻找初心,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大家的激情奋战,每一个人的认真对待以及小心翼翼的去做每一个细节,很是感动,也更加坚定自己走下去的信念。”

                       ——学历教育2013级 王学敏

参加比赛真的让我快速成长, 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成功做出一件衣服,更没想过自己设计的服装可以走上T台,一切都是意外的惊喜。感激这一次机会,感激我所遇见的每一位老师,感激东华的继续教育学院,感恩我能来到这里,往后我会从这里出发,坚持不忘初心,走向更远的地方~                                                   

    ——服装设计精修培训班 郭夏露

(部分师生感言)

(历届优秀作品回顾)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yuancheng20/1100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