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放大学是一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全民学习”为宗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致力于服务天津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型大学。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学校根据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成立天津市第一个乡村振兴学院,充分发挥天津开放大学在乡村人才培养、农耕文化传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能用、能干、能发展的人才支持。学校于2018年制定了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纲领,以产业项目为载体的行动计划,通过基地建设与设施建设并举,构建乡村振兴“硬”文化;通过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并举,构建乡村振兴“软”文化;通过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构建乡村振兴“农”文化,探索出了“1+N+3”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图1),通过产业驱动、技能驱动和文化驱动,全方位多层次培育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1+N+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理论内涵
(一)“1”个学院为主体
2018年4月,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启动学院试点工作。2019年3月,天津市蓟州区政府、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市桑田梓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天津市蓟州区乡村振兴学院、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乡村振兴学院。
学院成立后,紧紧围绕“五大振兴”中的人才振兴开展相关工作。依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通过实体化办学,激发教师转型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推动学校向具有天津特色的开放大学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服务作用。
(二)“N”个产业项目为依托
学院成立后,深入调查天津涉农地区的地域特色,结合当地的资源配置,开发出了西瓜种植、食用菌培育、农家院烹饪技术等多个产业项目。以这些项目为依托,深度挖掘天津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功能与价值,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增值和受益。
(三)“3”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为建立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学院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骨干、大学生村官、“三农”党政干部、特殊群体等开展学历、非学历、社区“3”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
其中,学历教育是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骨干、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三农”党政干部等开展的学历教育提升。非学历教育包括面向学生村官、“三农”党政干部开展的乡村振兴理论培训,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骨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的农业技能培训,面向农家院经营者开展的管理经营与烹饪技能培训,以及依托农业项目创业孵化基地开展的涉农人员的就业创业培训。社区教育是指面向农村残疾人、退役军人、妇女等群体开展的科学普及、文化宣传、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系列特色社区活动,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二、“1+N+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以蓟州、北辰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构建天津市涉农区域特色产业项目聚集群
以蓟州区桑梓镇西瓜产业园为试点,通过优质资源聚集、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搭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智慧农业”。通过试点形成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产业推广模式。
同时,学院多次与北辰政府和北辰农委进行洽谈,充分利用北辰双街食用菌示范基地的优势,着力升级食用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北辰食用菌的产业项目。
以各区域特色农产品为依托,通过人才培养和搭建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社会服务、成果推广的服务平台,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来”,使乡村振兴学院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特色产业项目聚集群;通过典型特色产业项目的应用与示范,使产业项目“走出去”,带动周边地区复制与推广。
(二)以蓟州区西瓜特色产业为应用示范,探索“1+N+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1)依托社会需求,开展涉农专业和课程建设
以农业在未来社会中发挥的多种功能为参考依据,以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为根本出发点,学院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产业及学员实际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制作,开展适合涉农人员特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技能培训课程。
学院面向农民开展的学历教育专业主要有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报读学员370余名。开展的农业技能培训课程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农村实用技术类、市场营销类、农村电商类、社区教育类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类。
(2)依托技能和创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学院立足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需要,面向农民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农民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共开设15期,参训学员达500余人。
积极开展“以提升农民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为重点,以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创业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已开设农民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254人。
(3)依托社区教育,加强乡村文明建设
依托天津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市农委、市妇联、市残联等相关委办局,在农村开展文化宣传、科学普及、妇女双创、残疾人再就业等各类活动与培训,探索和创新农村社区教育项目。其中,承办市妇联女性双创服务活动3场,覆盖120余人。
(4)以西瓜产业园为实践基地,扶持农民创业增收
学院依托蓟州区桑梓镇精品西瓜产业园,承办桑梓镇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现场观摩会,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平台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内部的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
学院通过西瓜产业园不仅为农民提供西瓜种植、电商销售的实践机会,还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合作社形式帮助农民创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直接带动农民就业100户,间接带动农业就业200户,示范带动农民就业300户,每年户均增收 5000元以上。
三、总结与展望
乡村振兴学院开展的一系列实践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天津市各级领导先后来学院进行调研。除此之外,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蓟县电视台对桑梓西瓜也进行了相关追踪报道。
学院的实践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理论层面。通过政府、产业、高校等多方面的合力,以示范区域多个产业项目为依托,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培养涉及到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和社会服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二是实践层面。充分发挥天津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优势,促进示范产业项目在天津市其他涉农区县的复制推广,带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区域产业项目的聚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为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是社会层面。对于加快天津市都市型农业建设、建成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乡村统筹利用市场资源的空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实现“五个现代化天津”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