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部署和总体要求,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进而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步入高潮。高等继续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必扶智”,知识改变命运,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立足新发展阶段,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要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面向乡村振兴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不仅应该肩负社会责任和使命,深度参与教育帮扶的实际工作过程,还应该不断在顶层设计力求高点布局、帮扶举措力求实点着力、整合资源力求重点突破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和实效性,建立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河海大学自2012年以来,正式承担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定点帮扶工作。学校结合自身学科和人才特色,确定了以教育帮扶为重点,以水利帮扶为特色,以人才、科技、文化资源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全面推进定点帮扶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的教育帮扶工作计划。高等继续教育作为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履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能。学校深刻领悟国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需求内涵,着力部署定点帮扶县的计划,充分利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优势,高效发挥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的工作职能。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通力协作,以改善行业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为抓手,通过对行业干部职工的人才培养和学历提升以及短期培训等手段,着力提高当地各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全力促进石泉县当地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
一、基本情况介绍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泉县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全县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但长期受地下条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制约,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涵蕴能力不足。当地水利等多行业人才队伍专业素养和行业业务能力亟需提高。
河海大学经过沟通协调与全方位调研,在了解石泉县各行业人才队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学校水利工程一流学科特色,确定以水利行业为突破口,重点帮扶当地水利人才培养,精准制定教育帮扶计划。水利强则农业强,水利兴则农村兴。没有现代化的水利,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充分发挥高等继续教育的优势,针对石泉县水利行业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学历提升通道、搭建了在线学习平台、开设了教学直播课堂,并组织了在线培训,不断优化教育帮扶方案、创新教育帮扶模式,为教育帮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支撑和储备力量。
二、实施进展情况
在教育帮扶过程中,河海大学指定相关单位(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石泉县进行对接,依托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服务优势,整合校内一流教育资源,精准定位教育服务角色,扎实推进各项帮扶施教措施,在水利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一系列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合作招生改革,推动人才结构优化
针对石泉县水利行业人才队伍总体知识结构不理想、专业知识匮乏、行业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学校与石泉县水利局全面合作开展面向艰苦行业推荐考核择优入学改革项目,全力提升当地水利专业学历层次。此项目是成人高等教育招生面临向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转型关键期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体现了对服务一线水利职工长期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人文关怀,社会意义重大。在石泉县水利局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合作举办了高等继续教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学历层次的函授班,并连续多年招收石泉县基层水利干部职工近百余名。
(二)精准定制培养方案,精选专业授课教师
学校高度重视,组建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会同相关教学院系研讨教学方案的制定。深入思考,打破常规思维,依据水利行业特色,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特点,同时结合石泉当地水利职工的岗位工作性质,贴合石泉县水利实际情况,以加强思政理论课为先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同时有针对性的对石泉县当地亟需解决的实际难题,如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等薄弱环节,定制专业课程及教学方案。在方案设置的四大模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各专业教授级的老师制定相关教学课目、录制网络教学资源,配套适用教材、编写相关教案。方案注重教学方法,精炼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教学,重点在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上,确保学员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为保证各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和教学时间上的要求等,制定了教师遴选制度。保证了派出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所有派出授课的教师都从全校师资库里挑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且熟悉成人高等教育方法,尤其在实践教学、应用能力上较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作为参与这次石泉水利局基层水利职工的学历提升班教学工作的后备人选,在授课前期,学校专门组织专家听课,从后备人选里挑选出两到三位老师进行试讲,在场专家从教学态度的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精神饱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综合性、信息量、深浅度把握、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重点难点知识的传授与技能培养;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启发思维、方法指导和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表达的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思路条理清晰、语言使用规范等各个方面做出综合评分,最终遴选出最适合的教师前去石泉赴教。
(三)强化混合教学模式,聚焦班级教学管理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帮扶项目,在高等继续教育石泉班的开班典礼上勉励各位学员重任在肩,增强使命感,利用好学习机会,克服困难,服从教学安排,上课认真听讲,真正实现学以增智、学以励志、学以致用,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传承“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精神,为祖国的水利事业贡献力量。
在教学过程实施及管理阶段,学校积极探索,在教学模式上进一步强化网络+面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课前,老师在网络平台放置录制的教学课件,课件包含学习计划、教学内容讲解、自测习题等,供学生自学使用。教学课上,老师用QQ课堂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采取网络直播授课,2020年年初因受疫情影响,学校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石泉县所有的学生全部按照教学计划在线上有条不紊的完成了自学,授课教师也在平台上完成了相应课程的网络授课内容。在线下面授的教学环节,学校选派的优秀教师送教上门,集中面授,答疑解惑并进行考核,严把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水利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服务管理质量,同时为两个层次的教学班级配备了专职班主任,并全程参与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从学员在面授前网上自学的督促到作业完成,以及上课出勤、考试到考的考核,事事关心,兢兢业业。此外还在学员课余时间,定期召开班会,掌握学员学习动态,了解学员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解决。
学校年均派出十余人次的优秀专业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前往石泉授课,其中,教授职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圆满的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专业英语、水土保持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学、水工建筑物等2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受到石泉水利局及各位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线上培训精彩纷呈,线下研修融会贯通
河海大学作为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水利部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提升石泉县水利行业各级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类线下研修班和网络培训课程。
在2018年举办的“河流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高级研修班”,本次高研班按照人社部要求,全国学员人数不能超过70名,在名额紧缺的情况下,仍然安排了多名石泉县水利骨干参加学习,学员们在研修中,积极领悟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专业知识,结合石泉当地河流治理的突出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此次研修,进一步充实和提升了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疫情期间,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专门为石泉县开展了“网络舆情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和“疫情影响下的经济走势与发展对策”等线上的专题培训讲座,专家们的报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精彩纷呈,参与线上培训的500多名石泉县的干部职工深受启发,纷纷对专家们的独特见解和渊博的知识表示由衷的钦佩。
三、主要特点和成效
(一)立德树人,厚植乡风文明的水利底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思政课为先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之、报国行自觉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之中。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引领下,也极大地发挥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帮扶石泉县的期间内涌现出了不少教学质量优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的教师典型。推进乡村振兴,以精神文明为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史,相当程度上就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的历史。水利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在高等继续教育的德育帮扶下,石泉县积极发展乡村水利特色文化,保护和利用乡村水利文化遗产,把乡村水利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了石泉县乡村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了石泉县乡村水利现代化,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量身定制,加强水利生态的推进力度
通过艰苦行业推荐,让这些基层的水利工作者加入到了学历提升的队伍中,增强了石泉基层工作者学习技术的信心,激发了他们提升业务水平的动力。那些为了这批学生而精准定制的教学方案,反复酝酿的课程内容、精心修改的教学课件和严格挑选的任课教师为整个石泉地区的水利行业的专业水平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强了陕西石泉的水利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同时,也是学校探索量身定制培养的宝贵经验。
量身定制的教学课程解开了石泉基层干部对于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的心结,学员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刻苦,从不缺课,毕业考试的成绩十分优异,学员不仅提升了学历层次,而且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了工作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近年来,石泉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宜”石泉建设,以着力打造“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生态环境为目标,实施科学规划,布局“一江、两岸、三园、六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网络状的县城生态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3%,道路绿化率达86%,主要河道沿岸两侧绿化普及率达88.03%,水电站库区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7.01%;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汉水碧波荡漾东流去,山城追赶超越幸福来。让石泉人民群众过上日益幸福的生活,拥有宜居宜业的和谐家园。
(三)多元模式,完善乡村水治的有效机制
混合教学模式,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的缓解学员们的工作与学习、家庭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线上教学内容知识点化,学员利用的时间碎片,进行线上学习,得到学员的欢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完成了学员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并且在学校所配备的专职班主任的情感关怀下,也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学员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石泉县的乡村水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实践,他们深知强化乡村振兴的水利保障,治理有效是关键。为此,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行乡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全面实行乡村河长湖长塘长制,提高乡村水利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水治理有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在灌溉排涝、防洪减灾、城乡供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有力地推动了石泉农业农村的发展。
(四)因地制宜,提升农民生活的水利保障
近些年,河海大学的高等继续教育在石泉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设计下,分批次、分环节、多维度,多层次的做好了教学和培训工作。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当地水环境现状为教学突破口,不仅因地制宜的编制各类教学课程,而且还有针对性的多渠道的加强行业能力知识培训环节,这些都保证了精准施教的这批学生不但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学历的提升,而且还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有效的改善当地基层水利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很好的提高了水利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行业业务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快乡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供水工程提档升级和配套改造,全面落实乡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水污染防治体系。此外,通过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使得石泉当地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水土保持持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水土保持率逐年上升,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新建和改造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修复减脱水河段,保证了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乡村民生福祉、助力农民走向生活富裕,积极做好提升农民美好生活的水利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教育,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断提升全民的综合素养。构建高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学习型社会,将教育教学贯穿到每时每刻、每处每地,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教育帮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要件。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高等继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