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案例> 学校+妇联+农户+商业平台“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助农户走上致富路 > 正文

学校+妇联+农户+商业平台“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助农户走上致富路

一、背景分析

2016年,河北省教育厅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我校列入全省20所试点校。我校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劳动力转移为目标。通过对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确定开设课程和设置专业,以此培养新时代农民。

二、实施目标

我校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分布情况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紧盯农业产业化需求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突出“培训+就业+增收”的终极目标,对接农业产业结构来设置涉农专业,造就了一支综合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具体做法与效果

自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以来,我校着力推进了三类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共涉及10个专业(果蔬种植、中草药种植、食用菌栽培、猪牛羊养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现代农艺、乡村旅游和家庭手工编织)辐射14个乡镇近500个行政村共1350余人。

在家庭手工编织专业建设中,我们创建的“学校+妇联+农户+商业平台”的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和“以产带销+以销带产”的培养模式,深受农户欢迎,并帮助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截止目前,先后有160余名农村妇女学习手工编织技术,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提高收入,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老百姓欢迎。我们采取了以产带销的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

一是建立县妇联、乡妇联和村妇委会(村妇联)一条线式工作专班。

林头屯乡位于我县东北部山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前几年乡镇企业主要是以小塑料为主的污染企业。由于环境整治近年这些污染企业被关停后农村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几乎没有其他出路。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们积极联系县妇联,我们和县妇联联合调研,了解农村妇女可学、愿学、能学的专业,最后确定了“家庭手工编织”作为首选专业,并形成县妇联、乡妇联和村妇委会(村妇联)一条线式工作专班,发动广大农村妇女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家庭手工编织培训。

二是教师聘用“百花齐放”。

学校聘请了职技教师孙颖珍老师给学员讲解塑料珠编技术,孙老师在讲授中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示范动作规范,简单易操作,深得学员喜爱,学员迅速编织“成瘾”,手法娴熟、花样翻新,学员们根据老师讲的加上自己的创作,编制了许许多多的宝贝,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寓意美好的喜字和福字,还有各种吉祥物。

由于编织技术实操性很强,很多学员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学员在技术上深挖,完全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比如西芦村的袁超楠。我们经过考查研究,大胆启用了袁超楠作为第二届手工专业学员的教师。聘用之后袁超楠把这些手工编织的范例录制成小视频,做成微课,供学员们在线上学习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聘用学员当教师是我们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成功、可行的。一是能够调动新学员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二是补充土专家师资的不足,减轻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师生联络困难。

在参加培训班的同时,袁超楠又通达网络自学中国结艺,现已通过中国结艺网初、中、高级审核,并以推广绳结文化为己任, 后来又加入以“传艺帮人,为善最乐”为宗旨的中国结推广团体,通过线上教学,受益人数达380多人。

三是政府牵头成立“工作室”。

乡成人学校在县妇联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林头屯乡妇女手工编织工作室,工作室免费为学员(家庭妇女)传授手工编织技术,鼓励她们学有一技之长,第一期工作室成员52人已经全部结业。工作室成立后,人员分工自然形成,有的负责教手法,有的负责采购原材料,有的负责销售,产供销以及售后一条龙服务格局迅速形成。

四是学校和妇联组织联合为学员搭建线下销售平台。

为让学员会制能卖,增加收入,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在依据专业目录制定的课程基础上,根据实际增加了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和摄影课程,学员为自己的产品定制“解说词”、摄影、微视频,通过快手、火山小视频、朋友圈等多种形式售卖。甚至有的学员开始专门做经营,不但带自己的货,还帮助其他的不善于营销的人带货。有的学员已经有了一定的收入,一个月平均收入五六千元。还有的学员看准了商机,从网上做起了珠子、线以及绳等原材料的代购。林头屯乡的编织就这么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

学校秉承“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的理念,积极联系我县人流量最大的(每天人均流量一万人)供销大厦和北方购物两个超市,为学员们设立了专柜,全力宣传和打造“纯手工”和“高品质”特色。专柜既是展示学员们的作品也是展示我们培训的成果和业绩,为学员们增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营销平台。

学员张爱华说,真没想到有一天我的作品能摆到供销大厦和北方购物超市去展示,还非常受消费者喜欢,这增加了我的收入,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和各级妇联对我们的培养和扶持,感谢党的好政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学员于连红说,以前村里的妇女农闲就是串门或者打麻将,现在有了这个工作室,家里就是车间,不必进厂务工,技术简单好学,免费培训,包教包会,还有人为我们代购原料和出售,我们只负责编织就行了,收入还不错,还不耽误家里照顾孩子老人,大家的干劲可足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小结与思考

“学校+妇联+农户+商业平台”四位一体工作模式,赋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以更深的意义和价值,也促使其更加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多样化、本土化。

培训数量和质量获得了双提升,丰厚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我校按照县域农业产业升级与转型要求合理开设专业、科学配置课程、积极整合师资,年均培训达到6000人天。

优质课堂、高出勤率和培训包研发成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三大亮点。我校通过淘汰有专业素质但缺授课技巧的老师和假大空的理论课,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县域农业结构调研走访,优化了专业结构。同时我校还根据实际研发了“动态教学微课+静态科技报+实用校本教材”的培训包体系,编辑制作教学微课100节,校本教材5本,新农民科技报9册约20万字,省教科所课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培训包的研发与应用》高质量结题。

截至目前,我校五年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350人,培训总量达到3万人天。五年来,300多名学员通过创办采摘园、养殖场、中草药种植园、手工编织等多种渠道,创业就业、致富增收。这些装着新思想、新理念的职业农民活跃在玉田农业生产一线,围绕产业发展,扎根每一个农户、合作社,挑起了玉田农业生产的大梁,他们接过现代农业发展接力棒,正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由于我们培训的针对性强,培训效果好,今日头条和长城网对我校农民培训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xczxfwal/35048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