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学术交流> 分类评价:摆脱同质化,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 > 正文

分类评价:摆脱同质化,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

分类评价:摆脱同质化,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

克服同质化倾向、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导向。上海以规划为引领,紧紧 抓住教育评价这个关键环节,通过研制四种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指标、实施分类评价、强化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走出了一条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高校分类评价;指标设计;操作程式;结果应用

长期以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发展同质 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倾向,自1993年起,《中国教育改 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 年)》《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国家重要文 件都提出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施高校分类管理、 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但从高等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由于评价标准单一,高校发展 同质化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一、分类评价:源起与发展

高校分类理念和政策的提出,最早见于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后随着“211 工程”“985 工程”和“双一流建 设工程”的实施而不断推进和完善。

(一)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之肇始

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教育界、知识 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990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 育评估暂行规定》,之后,陆续开展了一系列高等教 育评估工作。由于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普遍不高,学校办学经费困难,办学条件较差,因此, 很长一段时期内各类高等教育评估定位的重点是 “以评促建”,即通过统一的标准来推动各级各类高 校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 业和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等。这 种由政府主导、统一的评价制度,在推动政府加大高 等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校规范教育 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 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由于评价标准过 于单一,对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同层次高校都采取 同一个评价标准,忽视高校之间的差异;加之由政府 主导的评价往往与政策支持、资源配置挂钩,学校出 于趋利避害的现实考虑,为了在各类评价中获得好 成绩,纷纷对标这种统一的标准,甚至唯这种统一的 标准是从,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 为:在目标定位上,追求综合化、上层次、上规模;在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 方法上趋同。

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既不利于高校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也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体的多元化需求。

鉴于此,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  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 , 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这是国家层面最早提出  高校分类思想的权威性文件。为了落实《纲要》精 神,教育部启动了“211 工程”建设,之后又启动了  “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工程。其目的是通过重  点建设,使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解决高  层次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  依赖外国的问题,同时发挥这些高校的示范作用,带  动、引领其他高校的发展。通过20多年的持续投入  和建设,这一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批高校进  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学术影  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建设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教师队伍,产出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的  重大科研成果,中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但在肯定这种重点建设策略取得巨大成  效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进入重点建设行列的“211 高校”“985 高校”和“双一流高校”总体上数量不多,总共只有 100 多所,只占 2600 多所高校的5% 左右,这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并不等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普遍提升,甚至由于“马太效应” 的存在,加剧了高校的两极分化,阻碍了其他高校的发展。

(二)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推动

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高等教育大扩招的重大决策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学研究生分别 由 1999 年 的 413.42 万 人 、23.35 万人 迅 速 增长到 2009年的2144.66万人、140.49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由 10.5%迅速提升到24.2%。①在高校扩招如火如荼地 进行的同时,对高校的评价仍然是“用一把尺子量所 有高校”。如 2002年起试行的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 评估就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本科院校,其单 一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甚 至被认为是导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诸多乱象的根 源。“这样同一把尺子的评价标准必然抹杀学科 之间的差异,这样的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存疑。”可 见,这种由政府主导、统一的评价制度,这种资源倾斜式的重点建设策略,不仅没有办法解决高校同质 化发展的问题,甚至在高校大扩招后加剧了这种倾 向。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建立 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 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 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 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推动中长期规划纲要 的实施,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省市也纷纷成立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高 校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提上了高等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但总体而言,多数省市 仍然沿袭了重点建设的思路,将高校区分为重点建设和非重点建设两类,并推出了对重点建设高校的各类评价,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 上的全覆盖,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工作推进情况 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是解决高等教育同质化 问题,而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关键是高校分类管理, 高校分类管理的前提又是如何科学地对高校进行分 类。作为全国教育改革先行试验区,上海根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体功能,将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能型和应用技术型四种类 型。根据主干学科专业的数量,将高校分为综合性、 多科性和特色性三种类型,由此形成了上海特色的 “二维”“十二宫格”高校分类图景,并以《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等重要政策法规文件加以固化,这 为上海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提供了法理依据。

二、指标设计:多方共同参与博弈

如前所述,上海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以规划 和立法的形式解决了高校科学分类的标准问题。但 分类标准的确定并不意味着高校会自然而然地各就 各位。如果仍然沿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来衡量所 有的高校,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要让高校各安其位、特色发展,必须实施分类评价, 而开展分类评价的前提是设计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 评价指标。

(一)确立指标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一般而言,评价指标的设计有三种方法可以选 择:一是从内涵分析入手,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然 后把这一属性的现象性外观表现确定为指标;二是 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 生的效应,把事物变化所产生的效应确定为指标;三 是抓住事物的全部属性或相关属性,把因素群作为 相关指标。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最简捷、最有效, 第三种方法最不经济。上海在设计高校分类评价 指标时主要采用了第一种方法,即先把高等教育的 本质属性具体化为高等教育五大职能,先后召开市 教卫党委、市教委处室负责人、不同类型高校专家代 表相关会议各二十余次,请他们列出与高等教育职 能相关、体现不同类型高校特征的指标,并经过多轮 次的意见征集、汇总和分析,把一些非本质、非关键、 不具操作性的指标剔除后,形成分类评价指标征求 意见稿。

在分类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的研制过程中,强调了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突出中国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 别强调的,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九个坚持”是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其中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的是“坚持 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 本任务。”因此,我们将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落实情 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等指标列为一票 否决的关键核心指标。其次是聚焦高校职能,即中 国特色高等教育五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② 在指标体 系中都要有所体现,不可或缺,而且在权重分配上要 合理配置。如果片面地强调体现某一个或某些职能 的指标,往往会产生错误的导向,不利于高校职能的 全面发挥。再次是体现学科专业差异,通过采取单 设“办学特色”指标并赋予其 10分的最高权重、设置 个性化评价标准、设置权重可选指标等多种策略,引 导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基础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比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及评估实践确定的优秀标准,将综合类、理 工类、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师比的满分标准分别设定为将 16、16、14、11、11,这 样既给高校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又不至于浪费宝贵 的人力资源。再比如,在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 两种类型的评价指标中,“科研项目”这个二级指标 的权重总分都是“4”分,但在“师均科研经费”、“师均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数”两个三级指标中,分别设置 了“2 分/2 分”、“1 分/3 分”、“3 分/1 分”三组权重,供具有不同学科专业优势的高校选择。

(二)广泛征求利益攸关方的意见

分类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开始广泛征 求各方意见,对指标内涵、权重、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完善。首先是充分听取高校的意见。分别于 2017 年 6 月和 12 月,两轮次在全市所有高校进行了全覆 盖式的意见征集。各高校对分类评价指标的研制高 度重视,组织专家对学校所在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 了专门的研究,并经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审议后 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征集后,主管部门根据 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 型,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汇总,对高校反馈的意见逐条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之后,又分七批次与二十多个 对分类评价指标高度重视、意见比较集中的高校进 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是听取相关委办局 和科研院所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编办、市教 育卫生工作党委和市教委的意见。其中,市教育卫 生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征求意见十余轮次。其他委办 局征求意见两轮次。在将意见汇总分析后,本着“能 采尽采”的原则,采纳了其中 80% 以上的意见和建 议,对无法采纳的意见和建议都通过多种形式向各 方说明了无法采纳的理由和依据。

经过多部门多轮次广泛征求意见,学术研究、应 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种类型高校的分类评 价指标终于出炉。据不完全统计,从指标研制到意 见征集再到修改完善和最终定稿,保守估计有超过 1000人次的各类专家参与其中。如此广覆盖、大批 量的专家参与,保证了指标内涵、权重分配、评价标 准的信度和效度,为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指标研制的过程既是广集众 智、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的过程,也是多方博弈、逐渐 达成共识的过程。指标设计时的多方共同博弈,特 别是高校的多轮参与,为评价结果的广泛认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操作程式: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被评价对象搜集、整理评价信息、进行自我诊断的过程,有助于评价对象的自我改进,但也存在“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掩盖不足的弊端。专家评价是对自我评价的再检查,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但也可能存在由于专家掌握信息不够系统、全面、准确等因素,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偏颇的现象。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评价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现代教育评价一般都由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阶段组成,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样如此。

(一)明确指标内涵和具体要求

不论是自我评价还是专家评价,评价者和被评者对指标内涵和相关要素的精准把握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是确保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我们首先对高校相关人员和评价专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和辅导,确保各方对指标内涵、统计要素、时间节点等评价标准的认识达成一致。其次要求被评者和评价者都签订承诺书,学校必须承诺所提供的数据和材料是客观、真实的;评价专家必须承诺依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实行回避原则,确保评价公平公正。

自我评价是学校为专家评价提供充分信息的过程。在自我评价阶段,学校需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工作要求提供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一方面学校要为量化指标提供准确数据,如科研项目数、学生重大赛事获奖数等;另一方面学校要以案例的形式充分展现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校保持客观的态度,展示成绩、提炼经验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粉饰太平、回避短板,甚至弄虚作假。

(二)综合应用多方专家评价的结果

与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专项评价不同的是,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本质上属于综合评价,涉及高校职能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指标内涵丰富,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和具体管理环节众多,仅由一次专家评价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的专家评价实际上是一个由多方专家构成、多轮次的评价过程。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各职能处室根据职能分工,结合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组织专家对业务性强、职能指向明确的指标进行评价。如高等教育处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以各种形式组织专家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教学质量信息及利用等工作进行评价,对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水平”这一指标的评价结果就由高等教育处结合历次专家评价给出。二是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专家对职能指向不是很明确的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如规划管理水平等。“建立以规划为引领的市级统筹机制”是上海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市级规划的统筹指导下,各高校都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但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编制、轻执行、无评价”的现象,导致规划的执行情况大打折扣。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倾向,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时引入了“规划管理水平”这一指标,对规划的编制质量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由于发展规划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由对学校情况有全面了解的专家队伍才能做出准确评价。为此,我们组织了由市内外担任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成的专家组,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成效进行集中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三是在部分纯客观的量化指标上,直接采信政府行政部门和有较强公信力、影响力的社会第三方评价结果。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指标采信了教育部公示后无异议的结果;“国家科学技术奖数”指标采信了科技部公示后无异议的结果。四是开展第三方调查,如对“学生满意度”这个指标,利用上海市教科院的专家力量,从“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两个维度进行较大样本的调查分析。

对自我评价的明确要求和多轮次应用第三方评价结果使得分类评价的结果更能反映不同高校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提高了各界对分类结果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从2018年和2019年两次高校分类评价的实施来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学校,只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五大职能方面表现突出,都可以在评价结果中得到反映。例如,2018年,侧重文理学科和侧重工科的两所综合性学术研究型高校双峰并峙;某纯文科的特色性应用研究型高校在同类型高校中拔得头筹;某以艺术类专业为主的特色性高校在应用技能型高校中名列前茅。

四、结果应用:发挥评价多重功能

随着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评价的功能从最初的鉴定、选拔、判断逐步发展到诊断、问责、改进。从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来看,“基于研究视角的学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探讨比较深入,但对教育管理者和实践工作者而言,如何应用学校评价结果更为重要。”实际上,不管是什么评价,都有结果应用的问题,只不过应用的主体、应用的目的、应用的力度、应用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尽管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对各大排行榜诟病很多,各类主体却都在使用其评价结果。比如,针对目前影响比较大的高校四大排行榜(UsNews、Qs、THE、ARWU)等,有学者认为它们“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但事实上,教育部门往往用它来说明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学校往往用它作为自身水平和地位提高的标志,学生和家长往往根据它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从国际经验来看,评价结果的应用也相当普遍。在英国,学科评估结果会影响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拨款份额。在法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结果,会决定和影响政府与大学之间所签订的教育与研究合同。在美国,只有顺利通过六大区域认证机构或相应专业认证机构认证的高校才能优先得到联邦或州政府的经费资助。鉴于此,上海在实施高校分类评价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充分应用分类评价的结果。目前,评价结果已应用到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分配、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遴选、教师绩效工资、高校党政班子考核等诸多方面,发挥了评价的多重功能。

(一)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

每次分类评价后,都会以集中反馈和个别交流的方式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具体方式是以图表的形式向学校反馈其在同类型高校的地位,同时反馈同类型高校每个指标的平均水平和学校自身的状况,让学校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进而促进学校发展,体现了分类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

(二)发挥评价的选拔、激励功能

2015年启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以来,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上海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在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四种类型高校中陆续启动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并给予重点支持。如何在众多高校中遴选出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分类评价中名列前茅是入选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之后还要组织专家对学校的建设方案进行专门的评价),这充分体现了分类评价的选拔功能。与此同时,在安排每年约15亿元内涵建设时,打破了以往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不同标准的惯例,在统一不同类型高校校均内涵建设经费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分类评价结果在各自类型进行分配,这样就抑制了高校盲目上层次、换类型、不安自身定位的冲动,起到了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类型中各安其位、努力办出水平和特色的作用,体现了分类评价的激励功能。

(三)发挥评价的问责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启动新公共管理改革,绩效优先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治理的主导理念和行动策略。“换言之,政府做成了什么比做了什么更重要。”在我国,随着“管办评”相分离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求高校不断提高绩效。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以绩效为杠杆”。而要通过绩效来激发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对领导班子的问责制是必然的选择。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所言,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上海在应用分类评价结果时,对在分类评价中表现优异的高校党政班子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高校党政班子进行问责,包括将评价结果作为遴选、调整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作为提高或降低班子成员考核等第和个人绩效工资系数的重要依据等,体现了分类评价的问责功能。

教育评价是政府治理高等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升政府教育治理水平,有利于推动高校特色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如何兼顾各种多元价值、如何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如何实现评价的多元目的,是一个考验管理者智慧和能力的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教育治理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上海紧紧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打破大一统的评价模式,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和目标,研制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了分类评价,并通过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基本形成分类规划、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上海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在指标设计、操作程式、结果应用的整个评价活动中,所有评价利益相关方都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有利于改进主管部门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心理建构”,具有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典型特征,也可以说是第四代评价理论的成功实践。

 

编辑:穆树航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20.19

注释

①1999 年数据源自一九九九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09 年数据源 自: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三大职能。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不断提高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把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 教育三大职能并列。2017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列为高校的重要使命。由此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五大职能。

参考文献

[1]刘晴婧,于长志 .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同质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11,(5) .

[2]周廷勇 王保华 . 关于高校分类评估的几个理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1(4).

[3]高江勇 . 大学教育评价中的过度量化:表现、困境及治理[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4]别敦荣 . 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J]. 中国高教研究,2018,(6).

[5][6]陈玉琨 . 教育评价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5-36,47-48.

[7]王薇 . 奖励·问责·改进:让学校评价促进学校发展[J]. 中小学管理,2017,(3).

[8]朱新,袁振国,马国川 . 重构教育评价体系[M]. 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84.

[9]刘振天 . 高等教育评估结果的使用及其规范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

[10]操太圣 . 遭遇问责的高等教育绩效化评价:一个反思性讨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18,(10).

[11][英]伯顿·R·克拉克 .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等译.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 [12]张民选 . 回应、协商与共同构建——“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J]. 外国教育资料,1993,(3).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1031/35415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