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四融四构、三教协同——湖南高铁职院“2(3)+1+N”终身学习育人模式 > 正文

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四融四构、三教协同——湖南高铁职院“2(3)+1+N”终身学习育人模式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部署,中国教育在线开展了“2024年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院校、机构的积极响应。经专家组细致评审,最终有14篇来稿入围本次活动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融四构、三教协同

湖南高铁职院“2(3)+1+N”终身学习育人模式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刘建军、李龙、张同文、管玲凤、曾锟

  一、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关乎到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产业、企业升级改造,培养大国工匠、现场工程师,推动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在科研创新服务、继续教育在员工培训鉴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贯通机制,导致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存在壁垒。为更好统筹职普融通、三教协同,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高铁职院”)响应“教育强国”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四融四构、三教协同下的“2(3)+1+N”终身学习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不同层次教育的多方式融通,打通了一条终身学习路径,并成功立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高等继续教育领域)重点任务1个。【“2(3)+1+N”,“2(3)”表示高职前2年(本科前3年)专业教学,“1”表示引企入校,贴近岗位1年完成实践创新技能培育,“N”表示学生+职工终身学习体系。】

  图1 立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高等继续教育领域)重点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产教融合,组建“中高本贯通”及国家级职教联盟,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

  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多元投入办学格局。自2011年始,学院牵头组建了“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体,2021年先后立项为省级、国家级职教联盟,目前成员单位达到263个,主要在人才培养、就业培训、师资共享、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校校、校企共建专业(群),“政行企校”共守合作章程和管理制度,从组织上保障联盟单位协同发展,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保障。

  图2 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联盟年会

  (二)职普融通,搭建中高本人才进阶通道,构建“1+2+4”中高本贯通联合办学体。

  聚焦服务湖南“三高四新”、4×4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接省内优质本科、中职学校,构建“1+2+4”中高本衔接联合办学体,即1所高职院校、2所本科高校、4所中职学校,搭建中高职-本科进阶式人才成长通道。

  联合地方中职学校推进中高衔接人才培养,学院与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衡阳市现代信息工程学校、衡阳铁路运输职业学校联合举办五年制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制人才培养,已共育技术技能人才340人;深化本科层次“楚怡工匠计划”,2023年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湖南工学院联合开办“楚怡工匠计划”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方向)本科试点,已开班150人,为湖南省首批15所试点高校。2024年与“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衡阳师范学院联合开办“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方向)”本科试点,招生50人。

  图3 与湖南工学院签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技能人才

  (三)课岗融通,依托产业学院,构建“2(3)+1”分段式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恒德检测有限公司共建先科桥隧房建产业学院;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南方高铁精测产业学院;与湖南磁浮、特变电工、衡阳华意等企业共建高铁技术高精特新产业学院;与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凯文德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智能技术产业学院。

  依托产业学院,以学生到员工零距离过渡为目标,实施教学内容与生产对接、职前培训与学历教育深度融合,在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基础上,2020年我院率先与中国铁路广州局、上海局、武汉局等10余个路局集团公司联合开展“2(3)+1”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2(3)”为高职前2年(本科前3年)在校内进行学习和实训,前2学期(本科前4学期)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引入企业真实工程案例,企业导师到校为学生做专业讲座;1个学期校企工学交替学习,对接岗位技能,在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模拟生产项目实践;1个学期学徒制学习,企业导师到校师带徒,培养岗位综合技能。“+1”为最后1年校企双方按岗位、工种定制职业培训规范、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学生到企业车间、工程现场等一线进行实践和技术服务。最后1年的前0.5年进行“岗位理论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理论考试”,后0.5年到铁路站段进行“岗位实习+技能等级证书实作考试”,学生毕业后持“双证”上岗。

  图4 “2(3)+1”中国特色学徒制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四)三教融通,打通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终身学习路径,构建“2(3)+1+N”特色育训体系。

  依托国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级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湖南省公共实训基地、湖南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平台,建设了南方高铁数智化开放学习应用平台和数智化学分银行平台,学习成果可互认、转化。建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2(3)+1+N”特色育训体系,“N”表示学生+职工终身学习体系,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双向支撑、三教协同的培养体系。

  图5 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学环境

  图6 与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匠学院

  三、特色创新

  (一)中高本贯通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组建“中高本贯通”及国家级职教联盟,打造“三教”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1+2+4”中高本贯通联合办学体,制定中高本贯通教学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监控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通了中职、高职、本科进阶式人才成长通道,打造了“三教协同、终身学习”的教育共同体样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图7 系统制定“高本贯通”本科班教学制度

  (二)产业学院模式下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进行“工学交替”分段递进式教学,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岗位基础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综合技能”为主线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企业现场项目、施工流程”为重点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研,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

  (三)“2(3)+1+N”育训融合特色育人模式创新。

  打通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形成了“智慧教室学理论、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自学、虚拟仿真平台开放式演练、育训平台实战型练技能”数字化终身学习路径,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让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建设成效

  “四融四构 职普衔接 育训结合2(3)+1+N”三教协同特色育人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

  (一)依托国家级职教联盟,形成了“互融共生”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育人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打通校校、校企界限,畅通了中职、高职、本科进阶式人才成长通道,高效衔接各类教育资源,加速了教育者成长成才的进程。

  (三)有机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效解决员工学历和技能提升路径不畅、毕业生适岗性不强的问题。

  (四)实施了产业学院模式下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打造了南方高铁数智化开放学习应用平台和数智化学分银行平台,培育了一批批杰出工匠。

  (五)形成具有示范性和鲜明特色的“职普融通”终身教育体系,树立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特色品牌。近两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210余项,其中国赛获奖10余项。毕业生主要面向国铁集团、地铁公司、中铁建、中铁工等企业高质量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以上。连续6年获湖南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获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获评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23年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收入达1320万元,社会服务贡献连年进入全省高职院校20强,进入国家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产教融合卓越榜单50强。

  承接各类培训,人数达16180人次;铁路线路工、信号工、客运值班员等工种及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认定5155人次;孵化了工匠1800余名,其中学员王笑冰获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美铁路人”称号。2024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兰州交通大学和学院签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协议,200余在职员工在我院(兰州交通大学校外教学点)进行本科层次的学历提升,助力铁路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图8 获评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204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