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最新资讯> 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西南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 正文

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西南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部署,中国教育在线开展了“2024年建设学习型社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院校、机构的积极响应。经专家组细致评审,最终有14篇来稿入围本次活动优秀案例。即日起,中国教育在线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单位: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作者:黄越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教育。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抓住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促进继续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具有重要的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西南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基础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学校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历史悠久,现建有国家外交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10个国家级和7个省市级培训基地。

  西南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始于1955年举办的成人教育,近70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模到质量的发展历程,已为国家培养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90余万人;非学历教育起始于1979年,40多年来为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各类培训班8000余期,培训学员超过60万人次。继续教育即是学校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大数据教学与管理平台可支持2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为学校数字化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长期开办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学院高度重视数字化教育建设工作,拥有独立的集课程资源建设、软件研发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楼。建有8间专业演播室和3间导播室,包括虚拟演播室、综合演播室、微课演播室和智慧教室等。核心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500万元。资源建设方面,累计建成各类学历课程资源1305门,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等各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学校经过自主研发,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矩阵。继续教育学院建有独立的混合云数据中心,构建起校本部高性能的服务器集群(信息中心机房)、重庆水土云中心和商业云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可为各类数字教育应用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这些软硬件设施和技术团队储备为学院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开展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转型重点发展非学历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试点办学的优势,辅助开展在线或混合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培训领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现建有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9个国家级和6个省市级培训基地。主要开展了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农业农村管理干部、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类别的培训,覆盖20余个省(市、自治区)、近30个行业系统。多次受到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以及重庆市的表彰,成为了西南地区教育培训的示范和引领者。

  (二)服务地方高校开展在线学习

  学校积极响应市场需求,结合近二十年的在线教育实践经验,建立了“含弘慕课”在线课堂学习平台,为没有课程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的地方高校或办学机构提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教学“一体化服务方案”,目前合作单位已经超过34家。在线学习学生达到11.5万余人,总选课数160万余门次。学院还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辅导平台”,为广大致力于教师职业的在职人员或学生提供幼儿园教师资格、中小学教师资格在线课程培训。

  (三)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开设网络课程

  继续教育学院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助力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在线教学。学院建设了专业化资源制作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建成包括4k高清演播室在内的8个演播室和专业化资源编辑制作中心,为学校师生提供包括直播、录播、剪辑、合成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服务。2020年疫情开始后,通过平台实现教师在线备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辅导答疑、发起直播课堂等在线教学活动,为学校“停课不停教、教学不延期”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服务全校师生

  继续教育学院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学院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投入400万元资金。目前建成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5门,包含虚拟仿真实验共计331个。

  (五)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学校采取线上线下培训、到校集中培训等形式,完成定点扶贫培训、对口帮扶培训任务。仅去年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共举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暨基层社会治理”“党组织负责人、党员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暨年轻干部铸魂工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培训30期,培训学员2000人次。

  (六)开展在线国际培训

  继续教育学院建成上合组织国际培训平台、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中心培训系统、包括教务管理、学习平台等多个子系统。学院建设了22门双语培训课程资源,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培训。包括开展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重庆研修班,尼泊尔农业发展能力研修班等,培训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农业、经济、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高校学者。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中央部委的、农业农村、社会保障等地方官员、高校学者。新浪网、人民网等对西南大学开展国际培训促进“中国经验”、“重庆方案”出海推广进行了广泛报道。

  学院转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多次入选中国教育学会等权威机构评比的中国继续教育优秀案例,荣获2020年“停课不停学”突出贡献院校奖、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并多次荣获“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称号。

  三、推进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我们发现学校数字教育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和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表现:一是数字教育工作缺乏统筹,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部)多头管理、人员分散、权责不明、效率降低,难以形成合力。二是软硬件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论证,造成系统数据互不兼容、资源重复建设、数据不能打通等问题。三是数字化系统运维团队缺失,数据信息安全存在较多隐患,系统由于没有定期升级等因素形成安全漏洞。四是教师和管理部门数字化素养欠缺,相关培养体系与一线教学场景的结合有差距。五是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数字课程资源较少,制作缺少统一标准。在线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率偏低,质量标准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接入要求。

  为解决这些难题,西南大学于今年6月成立了数字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数字教育中心挂靠单位,以学院现有的技术团队和技术体系为基础,负责该中心系列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具体运行。在学校数智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西南大学数字教育中心工作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等为成员单位。工作组负责学校数字教育工作的整体谋划和统筹推进,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领域、路线图和保障措施;牵头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数字教育中心承担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任务,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校园治理与文化建设等,是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者、数字化教育转型的示范者、数字化资源对外开放共享的推广者。数字教育中心的总体目标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建成覆盖所有学科门类、贯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构建集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数字教学平台(“西大含弘”在线课堂),支持全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能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实现多平台资源的高效整合、数据的互联互通。其主要任务包括数字教学平台的管理与运维、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管理与运维、教师数字教学能力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前沿技术应用与创新、制度规范与标准建设等。数字教育中心与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有效沟通,分工协作推进相关工作和业务,学校从组织、制度、经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学校制定了数字教育中心三年建设计划,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使数字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教育质量和育人实效显著增强,建立一流的数字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开辟出新领域新赛道,产生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新的力量。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news/36205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