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项目以我院对口支援培训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视角,从项目背景、项目做法、项目成效、项目启示四个方面简述了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承接对口支援培训项目六年来取得的培训成效。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对口支援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含“灾难援助”“经济援助”“教育援助”“医疗援助”这4个方面。而对口支援培训是“教育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口支援培训是辽宁省信息中心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完成国家部署的对口支援新疆“一地两师”、西藏那曲地区、重庆市奉节县各类人员赴辽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新常态下对口支援工作要求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增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作为首批对口支援赴辽培训项目的承办院校,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面向需求,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利用自身的优势、内涵特色,推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做法
培训项目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优质的培训课程方案,还需要扎实有效的课程实施过程,本项目采取的培训方法显然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组织者在制定培训方案时要运筹帷幄,不仅要考虑学员的水平和状况,还需要考虑每个课程主题应如何开展并推进教学,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授课方应如何与学员进行互动和交流才能让培训更加深入、培训质量得到提高。
(一)培训设计精准 理论实践结合
课程设置内容是方案设计的核心,直接决定培训效果。项目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着眼工作素质提升、展现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则,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把文化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把实地教学与展现辽宁改革发展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受援地的培训需求,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充分论证,结合受训人员结构,精准设置课程。以面对面授课、案例分析、分组研讨、实操等培训形式进行。这样既能满足学员的不同学习需求,又可以提升参训学员的专业能力与实施能力。
(二)师资配置科学 教学团队精良
科学配置师资队伍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前提条件,在选择授课教师时,力求授课老师、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学员之间完美的结合。在挑选授课老师时,主要考虑老师的授课方向与授课方式,鼓励老师带给学员参与式的学习体验。同时充分考虑授课老师的工作经历。老师的工作经历不同,授课风格差距很大,学员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多种不同的授课风格的课程。因此,在选择培训授课老师的过程中,确保既有高等院校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教授、也有企业管理的实战派讲师,还有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学者等。根据上述原则,首先从近200名培训师资库中,为每一门课程至少挑选出2名相关的主题的授课老师;其次根据培训需求反复跟老师以电话的形式进行沟通,最后根据授课老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最终确定最合适的老师进行授课,从而保证培训效果。
(三)培训反馈及时 保证培训实效
为保证培训质量,在每节课程结束后,都会给学员发放教师反馈表,进行教师及课程评估。从课程内容方面“课程结构框架与内容组织的合理性”“课程内容是否便于理解和掌握”“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启发性”教师授课方面“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性”“教学互动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维度进行考察评估,对教学情况和教学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实现培训体系和培训服务不断更新完善,构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三、项目成效
东北大学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培训项目,积极整合学校资源,既保障了对口支援项目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同时培训基地建设也不断得到提升,受到了省信息中心、对口支援前方指挥部和参训学员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自2014年东北大学承接对口支援项目以来,已累计培训完成106个班级,参训人员达3060人次。这些学员均来是受援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党政干部、少数民族未就业大学生等。在得到东北大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们的指导和引领后,都在自己的行业或是创业领域有了新的工作进展。最近通过微信群获知,参加重庆奉节电子商务培训班的学员们,回到奉节地区后,发掘了更多的奉节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现在奉节脐橙已经打响农村电商经济的第一炮,带动了更多村民致富,回村后的学员还为村民普及电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员们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从培训结束后学员对培训的评价和省信息中心反馈显示,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真实的、有成效的,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在学员评价反馈中学员们还提出了好评和感想:
“在东北大学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通过培训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通过学习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国与互联网+政策分析、网络技术基础等有关知识。意识到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那曲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基础差、底子薄以及特殊的区情,致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想要改变这一切,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困难将是巨大的。“互联网+”打破信息在时空上的壁垒,把信息高效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的特点正是地广人稀的那曲所急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特色产业”等一批借助“互联网+”产生的新业态,必将造福那曲五十万人民。”——2019年那曲互联网+人才培训班
“此次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让我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客观的感受。这对我们下一步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次培训难能可贵,倾注了很多领导以及授课老师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我会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踏实勤干,不断提升技能,完善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工作者。”——2018年塔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骨干专题培训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困扰心中许久的一些观点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2017年社保系统干部培训班
四、项目启示
承接对口支援项目工作,是党中央和辽宁省发改委、信息中心交给东北大学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20年将是我国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之年,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要精准扶贫。我校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发挥我校专业优势,实现精准教育帮扶,提升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能力,使受援地区增强‘造血’功能,助力受援地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
作者简介:
王卉,培训中心职员,邮箱:363818886@qq.com,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马秀春,马秀春,职务:培训中心主任,邮箱:554206935@qq.com,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付芯瑀,培训中心职员,邮箱:379553918@qq.com,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通讯地址及邮编: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教学二馆,1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