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20周年> “未来教育,人文关怀”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 > 正文

“未来教育,人文关怀”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描画全球未来教育的模样,将教育的使命扩大至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应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乡村教师、学生、农民工、残疾人等人群开放。应用移动学习技术,残疾人无障碍地学习,让进城农民工可以便捷、灵活的接受高等教育,实现对乡村教育的精准帮扶。“互联网+教育”服务,让人人享有公平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大学人文关怀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一,利用网络教育开展农村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学历提升9万余人,通过学费减免的方式,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负担,实现了两点创新:一是华南师范大学与各县教师进修学校紧密合作,构建中小学教师完善的培养和服务体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能更好的依托网络进行学历提升和非学历培训。二是构建了学分银行机制,教师参与培训的成果可存储、可积累、可转换,实现教师学历与非学历的衔接沟通。

第二,参与教育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农民工大学圆梦计划。迄今累计录取农民工学员两万五千多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教育进工厂、进企业、进园区和进行业的服务模式,通过国家补助、学校减免学费的方式,使农民工上得起大学,依托网络教育实现工学两不误。

第三,利用网络教育实施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无障碍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底累计有七百多名残疾人在校深造,并获得学历教育证书,行动计划以免费学习、赞助学习和学费半价优惠结合的方式实施,通过政府出一点、社会补一点、学校减一点的方式,为残疾人上大学提供帮助。

第四,实施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培训在职教师五十多万人次,覆盖全中国25个省级行政区,其中覆盖中西部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了基于网络的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和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第五,依托手机教师网实现对乡村学校、村小、教学点、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精准帮扶。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手机直播技术,建设手机教师网,实现“1手机+1网络”即可进行手机直播,技术先进,应用草根。一是利用手机教师网开展城乡对接学校送教项目,实现输血功能。二是利用手机教师网,实现乡镇中心学校的双师教学项目,实现造血功能。三是利用手机教师网,开展大规模跨校校本研修活动,让教师活起来,让教研活动活起来。四是利用手机教师网把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和校长工作室搬到手机上来。五是利用手机教师网服务中小学立德树人,手机教师网覆盖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河南、新疆六个省区自治区。据统计,目前有八百多所中小学参与,直播专题活动一百多个,课堂教学直播上千门,面向乡村教师培训专题一千多个,2016年收看直播、点播超过五百二十六万人次。

第六,利用手机教师网创新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模式:一是大学生依托手机教师网送教实习,把最优质的资源送到基础教育第一线,让乡村教师利用手机就可以方便地接受较好的培训,让乡村的孩子共享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实现大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二是大学生依托手机教师网送教实习,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磨练自己,在促进教育公平中提升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创新。

第七,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移动学习新应用凤凰微课,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开放微课2万多个,内容涵盖教育、文化、技术等领域,是未来网络课堂的一种新形式。本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得到了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教育厅、媒体的高度评价。

2016年,时任广东主管教育蓝佛安副省长两次莅临学院指导工作,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来学院考察,时任教育厅罗伟其厅长,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暨全省视频会议上,对项目做了高度评价。2016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大学生揣着手机去送教做了报道。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6第87期,刊发了信息化探索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一)“华南师范大学‘手机教师网’实现协同备课、协同教学、资源共享”一文。2017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零七版“手机教师网按下教育扶贫快进健”,华南师大助力城乡学校协同备课教学资源共享。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yuancheng20/1021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