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发挥学校汉语国际教育特色和优势,积极响应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会说中文、了解中国、支持中国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以非学历教育为抓手,开展跨境远程汉语国际教育,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 典型案例
(一) 商务汉语培训项目
针对境外成年人职业发展与汉语学习需求,设计开发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远程商务汉语等级培训项目。付费学员主要来自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该项目已成为学院对标“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对外开放办学的品牌项目。2019年,入选《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
(一) 《尔雅中文》课程
课程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构为主线,兼顾功能和文化,通过话题和任务模拟真实课堂进行“结构性”输入,为学习者创设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课程为本校来华留学生提供翻转课堂教学课件资源,还为学院探索境外在线与来华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学历项目创造了条件。2018年,入选《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
(一) 跨境远程校际合作项目
学院发挥师资力量优势,为境外院校提供高质量定制在线汉语课程。其中,美国鲍勃·琼斯大学在线汉语项目被列入学分课程目录,本科生完成课程可以直接获得学分。目前,该项目已连续举办七年,开课70多门次,有力支持了美方中文专业的课程建设,成为学院“远程课程进海外学校”计划的典型成果。2020年,该项目入选《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
(一) 《当代中国国情与文化》课程
课程由中国国情、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和职业交际三个模块组成,旨在帮助外籍人士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掌握与中国人进行交际的基本技能。2016年,被美国社区大学联盟作为学分课程向全美推荐。2017年,被联合国雇员赴华项目指定为先修课程,同年入选《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
(一) 《中国文化与语言》课程
课程围绕“中国文化主题”,有机融合中国文化与汉语教学内容,通过 “中外双师教学”模式,帮助海外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学习热情。2018年,项目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两年多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棉兰等地百余名中小学生连续在线选修。
(一) 远程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项目
学院组织校内一流师资培训专家设计开发并在国际教学平台上运行,重点关注国际汉语教师职前阶段、能力形成与发展阶段的核心需求,通过“专家主讲、助教助学、考培一体、完全在线”模式,帮助职前汉语教师快速进入角色、帮助在职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目前,学员主体位于中国大陆以外,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项目报道。2016年,入选《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
二、 办学经验
(一) 以“特色优势”为抓手
学院围绕学校使命和主要任务,以汉语国际教育特色和优势为抓手,以“汉语、文化和师资培训”为中心,不断创新远程教学模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跨境远程国际项目。
(二)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是项目开发运行的主线。一是项目设计围绕“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海外学习者的特征及其所处社会环境;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路径设计和个性化服务系统贯彻满足需求导向。
(三) 以“产品思维”开发资源
学院建立以“内容、技术、理论和交互”为要素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将“产品思维”贯穿资源建设全过程,搭建产品开发与资源建设衔接机制,强调课程资源的使命在于应用并为学习者创造价值。
(四) 以“教学模式”优化为核心
以促进多维交互为目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不断优化远程在线交互式教学模式,并且结合课程目标、班级规模等元素,针对不同项目对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规范。
(五) 以“融合创新”促发展
跨境远程汉语国际教育与在线教育、境外办学、来华留学等教育形式交叉融合。在学校支持下,学院协同校内部门,通过远程国际学分课程、混合模式学历等项目,积极推动境外教育与来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三、 结语
学院跨境项目累计为70多个国家培养学员6000人,未来将充分利用并擦亮“北语”金字招牌,坚定不移地开展跨境远程汉语国际教育,同时以学院远程汉语团队入选“北京高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契机,深入探索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