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固本模式
胡锐
武汉大学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为什么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撬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点?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要做到的四个导向、四个结合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措施是什么?
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一流”建设为双一流大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是学校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彰显学校特色、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创新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是双一流大学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为统筹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继续教育文件精神和宏观形势,结合“双一流大学”的实际状况,科学发展继续教育,以代表性案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我国 “双一流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路径,我称之为“固本模式”。
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以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战略定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对于推动我国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服务“四个全面”布局、建设“中国梦”的强大保障
“十四五”期间,我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和“两个率先”光荣使命,推进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目标,越来越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体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继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具开放性、灵活性、即时性和终身性,继续教育必须充分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才能为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根本保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二)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民生幸福,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人才是实现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支撑。按照《国家人才规划》设置的人才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人才贡献率”来衡量,我国距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十几个百分点。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质量。
高校继续教育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灵活方便,在对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持续提高、增强其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决策,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高校继续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撬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点
高等教育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大跨越、大发展,目前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
一方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企业加大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结构进入重大转型期。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持续减少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高等教育生源市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高等教育步入“人口红利”衰减期并逐渐转为买方特点,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减少、生源萎缩相对应的是,我国25岁及以上的大龄人员有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接受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加快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在职从业人员能力水平,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城镇化进程中面广量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和老龄化社会中庞大的中老年群体需求,既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四)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时代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把继续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一是将继续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英国、丹麦政府发布白皮书,提出专门的继续教育改革计划。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收入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投入120亿美元,支持60%学生是半工半读成人的社区学院,力图通过大规模继续教育提高就业率。
二是加强学校向社会的开放与服务。美国3/4的大学和所有的社区学院都举办各类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项目,日本98%的大学面向社会举办继续教育。
三是探索各类学习成果的沟通衔接机制。欧盟建设了欧洲国家的学分转换系统,英联邦国家建立了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相互沟通的国家资格证书体系。
四是强化制度法规保障。美、德、法、日等国都出台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专门法规。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快继续教育信息化步伐,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全球潮流,成为各国政府、社会与公民的普遍共识。
(五)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双一流大学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高校继续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功能的组成部分,是沟通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的桥梁,是提供社会服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与延伸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应紧密围绕“双一流”发展战略,参与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形成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企业创新联动发展新格局;要以促进继续教育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助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宗旨,发挥双一流大学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规范管理,使办学层次、效益和辐射能力稳步提升。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以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为宗旨,提升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探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六)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是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的新任务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突出“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鼓励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地方高水平大学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加速提高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当前高等教育处于“以质图强”的新阶段,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迫切需要我们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深化综合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增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动力和后劲。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大学学科、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等优势,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以生为本、以法为准”的办学理念,以构建“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多平台”管理模式为目标,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以党政干部培训和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端培训,积极开展行业培训,争创培训品牌;规范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主动推进各类考试工作,逐步推进继续教育从学历继续教育为主向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
二、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要做到四个导向、四个结合
(一)做到“四个导向”
1.以服务大局,科学定位为灵魂
继续教育是学校履行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窗口,是创造人才红利的重要举措,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工具。双一流大学重视并加快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以展示学校在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以优化机制,激发活力为根本
专业人做专业事,通过必要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创新继续教育运作机制,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与规章,充分激发继续教育办学活力。
3.以规范有序,确保稳定为基础
综合改革是涉及利益变化的系统工程,总会遇到各方面问题与困难。学校各有关部门应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推动继续教育综合改革有条不紊进行,确保各方面安定平稳。
4.以提升质量,形成特色为主线
安全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底线,规范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质量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生命,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理念主动探索继续教育发展新思路。
(二)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依法办学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强化“以法为准、以我为主、以生为本”意识,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规则。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综合治理,狠抓落实。
2.坚持示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的市场性,容易分散专业院系进行“双一流”建设的精力,必须由专门的办学机构从事继续教育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与效益。专业院系应集中精力进行核心竞争力建设。
3.坚持责、权、利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双一流大学各方面优势,整合利用全校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财务政策和相关制度体系,力争把继续教育事业做强做大。
4.坚持科学发展与激励约束相结合
有效整合资源,调整办学机构与业务布局,发挥学科与资源优势,在确保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措施
(一)非学历教育体现高端高层次与学科专业性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建设必须注重顶层设计,成立大学继续教育指导和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监管继续教育质量,指导培训项目审批与机构设立。
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继续教育唯一专门办学机构。继续教育学院以全校学科专业为依托,举办高层次、高质量、综合性、示范性培训项目。专业院系可以依据学科专业优势和来源等因素适当开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培训工作。
(二)优化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与服务职能
一流大学要办一流的继续教育这是国际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经验。2021年11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规定,高校负责本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规划、制度建设、规范办学和质量保证。
一流大学办一流继续教育,关键是要结合 “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和学校学科资源建设的特色开展继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继续教育在学校发展中有生命力。
文件要求,高校党委应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涉及非学历教育工作的政治把关作用。高校应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对非学历教育实施归口管理。
(三)非学历教育培训与本校品牌知名度相互融合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按专业化、通识化的培训模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发具有市场适用性和竞争力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重视从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成果中发掘可投入继续教育的资源,开展针对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围绕市场与社会需求,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其它办学机构的合作,开拓培训市场。借鉴国外(境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教育管理方法,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或知名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办学,研发或引进高端培训项目,促进继续教育国际化。
(四)搭建与专业学院战略合作平台,结合学科特色创新思路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身团队市场化经验与优势,协助学院开展学科推广研讨会、新技术、新发明培训会、学科相关行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培训等。双一流大学有自己特色学科,一流学科建设与培训息息相关。如何与专业学院合作,需要继续教育学院主动搭建平台,为专业学院服务,也是为自己铺路。
(五)主动围绕区域化、行业化、市场化特点创新办学项目集群
双一流大学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地理区位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高端培训的办学优势,需要继续教育学院同志们低下头、府下身,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双一流大学独特的优势研究开展新项目,组建新培训团队,构建新的项目群。
参考文献:
[1]不断完善育人体系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J]. 成林萍.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5)
[2]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思考[J]. 李萍. 继续教育研究. 2007(06)
[3]不断完善育人体系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J]. 成林萍.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5)
[4]继续教育——新世纪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J]. 孙晓园,张晓燕. 继续教育. 2009(06)
[5]大学继续教育战略定位浅探[J]. 赵炳新. 中国高等教育. 2010(18)
[6]差异化办学策略——大学继续教育的时代选择[J]. 张云雷. 继续教育研究. 2007(04)
[7]我国大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刘凤菊. 中国高教研究. 2000(05)
[8]论大学继续教育的优势与意义[J]. 安会泳. 北京高等教育. 2001(12)
[9]大学继续教育及其产业化[J]. 左武炘,齐铁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01)
作者简介:武汉大学教育学者、国学教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