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高等继续教育> 学术交流> 上海老年教育四十年 > 正文

上海老年教育四十年

张 兴

【摘要】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也是全国老 年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学校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和社会老年教育多种形 式并存,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和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办学,多层次、广覆盖、高质量的老 年教育体系。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上海“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系统 设计、坚持标准先行”的老年教育发展经验可供全国老年教育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上海;老年教育;四十年;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 张兴,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上海市督学,上海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一届高等教育督导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老年教育研究。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战略,提出“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实施发展老年大学行动计划,到2022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的目标。如何实现《规划》提出的老年教育目标,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回应的现实问题。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级行政区,早在197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整整20年。上海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截至2018年底,上海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503万,占户籍人口的34.4%。预计2020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57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6%e。上海同时也是全国最早关注老年教育的省级行政区,早在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黄志诚教授就关注到“世界正在重视老年人的教育”⑵。上海还是全国较早开展老年教育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老年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和教育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老年教育界具有较大的影响。上海老年大学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学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和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也设在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高校联盟委员会主任单位。从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40个春秋。在我国人口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时刻,回顾上海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上海老年教育的经验,可以为未来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上海老年教育的源起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1982年7月,联合国在维也纳专门召开了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就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和行动计划等进行专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老年人关切领域》提出了7个方面51条行动建议,老年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会议要求各成员国结合本国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计划措施并付诸实施。原国家劳动总局副局长于光汉等一行19人代表中国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着重介绍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了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全球16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沈振新作为中国政府团的一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一政治宣言》,确立了“老年人和发展、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确保建立有利的支助性环境”三个优先行动方向。在“老年人和发展”这一优先发展方向中明确提出要使所有人包括老年人都能享有“获取知识、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老龄化问题、重视老年教育的大背景下,恰逢中国干部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82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正式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同时又使老干部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决定试办“上海市离退休干部进修学校”。1985年1月,学校正式招生。这是上海市第一所专门从事离退休老干部教育的机构,标志着上海老年教育正式诞生。1986年8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老干部大学。1985年5月,上海市高教局、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批复同意创办上海老年人进修学院,1986年9月,学院更名为上海老年大学。1987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退管会主办的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1991年6月,上海市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市直机关分校为独立建制的事业单位,1992年5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老龄大学。至此,上海形成了四所市级老年大学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的格局。

1982年3月,为了参加世界老龄大会,国务院成立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同年10月,改名为“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全国老龄委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了省级老龄委。1984年2月,由上海市劳动局牵头,人事、民政、卫生、财政、计委、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成立,随后各区、街道(乡镇、居(村委纷纷建立老龄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区、街道(乡镇和居(村委四级老龄工作网络。在四所市级老年大学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下,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的大力推动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老年教育蓬勃发展起来。

二、上海老年教育的现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上海老年教育已经建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主体、广覆盖、高质量的老年教育体系,满足了老年人就近、便捷地接受教育的需求,为上海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老年学校教育发展迅速

老年学校教育是老年人在各类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老年教育初创时期的唯一形式,至今也仍然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所市级老年大学成立后,以分校的形式在各区县建立了系统老年大学,如上海老干部大学在各区老干部系统建立了一批分校,上海老年大学则在高校建立了一批高校老年大学作为自己的分校。与此同时,各区级老年大学相继成立,并延伸到各街道(乡镇和工业园区,然后再重心下移到居(村委。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上海已经建成了市级老年大学、市级老年大学分校及区级老年大学、街道(乡镇老年学校、居(村委老年学校学习点四级老年学校教育网络,老年学校教育的机构数、教职工总数、专兼职教师数、班级数和学员数均大幅度增长。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各类老年学校教育机构近5800个,老年学员总数逾81万人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学员逾60万人次。详见下表。

(二)老年远程教育异军突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尽管建立了大量的老年教育机构,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求。据统计,到1990年,210万老年人中能够到老年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人数仍然只有4%左右D〕。1987年,上海市成人工作会议通过了《本市老年教育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意见》,要求运用电视、广播等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老年教育。由此,上海利用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和上海市民家庭电视机拥有量迅速上升的契机,开始了远程老年教育的探索,并迅速成长为上海老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上海整合各方资源,由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上海老年大学联合组成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通过电视、网络两种手段,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老年人提供远程服务。由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打造、上海教育电视台摄制播出的“银铃课堂”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在全市设置了6000多个学习收视点,每周有60多万名注册老年学员收看该节目。由上海老年大学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合作搭建的家庭电视端远程教育点播平台一“长者星空”栏目,已建设平台线上课程共有34部共300集),总时长累计达4000分钟。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现有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文化教育、综合百科、社会人文、医疗卫生、文学艺术、信息服务共计8大类1932门视频课程,总计10016课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海外老年学员均可登录网站进行远程免费学习。由上海老年大学承办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是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机构进行理论研究、信息交流、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对象覆盖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现有文学历史、信息技术、中医养生等13个类别的课程500多门,共计3188个课时,全年浏览量约3650000-4562500pv,其中上海约占24.5%,其他省份约占75.5%。(以上数据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提供此外,上海还推出了“指尖上的老年教育”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文章、信息及视频课程等,老年人通过手机可以实现“人人、时时、处处”远程学习。

(三)老年社会教育蓬勃发展

除了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之外,上海老年人还可以通过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参与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等多种形式接受教育,这就是老年社会教育。老年社会教育最早发端于一些离退休老年人因共同兴趣爱好而集聚在一起开展的自教自学、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活动,如黄浦区外滩街道的自立读书小组、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普讲师团等开展的系列活动等。除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教育活动之外,老龄事业单位牵头主办的老年教育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由静安区民政局、老龄办会同静安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乐龄讲坛”、杨浦区老龄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月月红”老年文体娱乐展示活动、松江区泗泾镇成立的上海市郊第一支“先进文化进社区”市民巡讲团、普陀区长征镇老年报告团等都是上海老年社会教育响当当的品牌。进入21世纪后,随着市委、市政府四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政府通过提供专业支持、经费扶持、评优评先、成果展示、巡回展演等多种途径加以引导,老年社会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也以多种形式开展老年教育。如2007-2010年间,针对老年人不会用、也不敢用自助机的现象,上海银行与14个区老年教育团体合作,发起了“百万老人无障碍刷卡计划”,采用现场指导、深入社区培训等方式,在近千个居委社区开设了以教学使用ATM为主、金融基础知识为辅的培训讲座,3年中培训受众达到71万人次,消除老年人对使用ATM机的心理障碍,将老年人用ATM机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由14.31%提高到36.01%也。

目前,上海社会老年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老年人学习团队、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等多种形式。截至2018年底,共有老年人学习团队约2.4万个,参与各类社会教育活动65万多人次,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逾50万人次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0个、体验站点129个、体验项目866项、体验课程690门,每年参与体验学习的市民达到400多万人次⑹;市级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203个,吸引了8万多名老年人参与学习e。此外,上海还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将老年教育活动推广到养老机构,全年共开设班团数1000多个,参与学员近2万人次叫。相对于老年学校教育和远程老年教育而言,老年社会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灵活机动,更能体现出自主自愿、寓教于乐的特点,因而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上海社会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上海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多元主体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老年教育因人口老龄化应运而生不同的是,我国老年教育的兴起是老干部离退休制度改革与人口老龄化相结合的产物,甚至主要是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的产物。因此,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老年教育发起之初基本上都是老干部局系统主办的老干部大学。至今,老年教育的主体机构也仍然是各级老干部大学,甚至有的省份只有老干部局系统举办的老年教育,办学主体比较单一。

上海老年教育在兴起之初,就呈现出多元主体办学的趋势。以四所市级老年大学为例,有属于老干部局系统的上海老干部大学,有属于教委系统的上海老年大学,有属于市级机关工委系统的上海老龄大学,还有属于市总工会的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1990年4月,宝钢老干部大学成立,标志着上海老年教育的办学主体由单一的政府部门拓展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企业。1993年3月,复旦大学老年大学成立,开高校举办老年大学之先河。此后,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举办了老年大学,上海老年教育办学主体又多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规划2016-2020年》颁布后,为了落实规划提出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拓展老年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的教育服务,上海通过积极协调动员、完善扶持措施、跟进支持服务、提供相关资源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行业企业参与老年教育的积极性。仅“十三五”期间,就新增了上海电力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所行业老年大学。与此同时,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私人企业、社会贤达也纷纷投身于老年教育事业。如上海阳刚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刚为了回报乡梓、弘扬传统文化,拿出自家1600多平方米的宅院创办了杨氏文化楼,常年对社区居民、老人免费开放,并经常开设音乐沙龙、艺术鉴赏等各类课程与讲座,被文化部评为“社会力量办文化的生动典型”,也是崇明区老年教育小组认定的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的示范学习点。由上海新东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老年大学打造的“新东苑快乐学堂”,将养老产业和老年教育结合起来,设有舞蹈室、计算机室、钢琴室、手工书画室、音乐室、编织室、插花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专用教室和一批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常年开设文学、法律、理财、舞蹈、体育、音乐、书画、计算机等30多门课程,并定期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深受老年学员的欢迎,有300多名老年人在“快乐学堂”接受教育。

(五)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老年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老年教育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这一方面表现为课程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表现为学员的满意度非常高。上海老年教育初创时期课程设置零散,没有形成体系,课程类别和门数都很少,基本上以休闲娱乐类课程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结构的变化,这些课程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学员的需求。要满足老年学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在课程开发上有所突破。以上海规模最大的市级老年大学一上海老年大学为例,在1985年正式建校时只有学员58人,只开设了国画和书法2门课程,共2个班级;到2020年时,在校学员超过1.5万人,班级数达到607个,设置课程242门,覆盖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划分的全部15个课程大类,包括社会科学类、历史地理类、农学类、语言类、文学类、书法类、美术类、医学类、健身类、舞蹈类、器乐类、戏剧类、信息技术类、生活艺术类。其间,上海老年大学从三方面着手拓展课程体系:一是对传统课程赋予新的内涵,充实内容,形成系列,如书画课程,在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之外,增设现代山水、水彩画等课程;二是加大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力度,增设计算机系列、网络、图像处理、数码相片编辑等课程;三是开设满足老年人追求高品位文化和高雅艺术需求的课程,如中国古典文化赏析、音乐欣赏、中外名著选读等(9)。

在老年教育课程不断丰富的同时,加之老年教育师资注册、培训等制度的实施和硬件设计的更新完善,老年学员对老年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新生报名时绝大多数课程被秒杀已经成为新常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年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广大学员的高度认可。2016-2018年,上海老年大学从课前是否认真备课、教材选择是否适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按进度实施教学、是否能够联系实际、讲课思路是否清晰、是否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是否耐心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教学手段是否生动形象、课堂纪律是否严格等10个方面,在4375名学员中对83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员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表示满意的比例为95.18%,比较满意的比例为4.82%。

三、上海发展老年教育的经验

40年来,上海老年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满足了上海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上海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主要得益于上海在发展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了“一重视二坚持”。

(一)政府高度重视

早在1986年,在市级老年大学建立之初,上海就建立了由市工农教育委员会牵头、包括市老龄委、老干部局、总工会、高教局、广播电视局、教育工会等部门在内的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市老年教育的开展。1997年起,市成教委和老龄委又专门发文,委托上海老年大学为上海市地区老年教育中心,负责区县老年教育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区县老年教育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教育的需求日益突显,上海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分别于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召开了四次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并将于2020年召开第五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每一次会议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助推老年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如2003年新世纪第一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年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了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即组建由市教委牵头,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等14个部门参加的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并明确了“五个纳入”,即将老年教育发展纳入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将老年教育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将老年教育纳入市教委工作职责,将老年教育事业统计纳入上海教育统计序列,将老年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的考核指标。第二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本市老年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城乡联动、重心向下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每个街道、乡镇都有一所老年学校,老年学校的办学点延伸到每个居委、村和养老机构,高等学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向社区开放”的目标,再次确认了“老年教育的经费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长”。2011年第三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发了《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发展计划,即建设若干所高水平老年大学,建立10个教育事业功能中心,编写100本老年教育教材和建设100个示范性老年社会教育基地,建设3000个居村委老年人标准化学习点,培育1万个老年人学习团队。推出了上海老年大学分校“东西南北”均衡布局计划、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培训计划、老年学校能力提升计划等重大举措。2015年第四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发了《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四个“翻一番”的目标,即老年教育参与人数、老年教育机构总数、老年人学习组织数量、老年教育学习资源翻一番,推出了老年人学习场所倍增项目、老年人学习组织培育项目、老年学习资源配送项目等重大项目。如此高规格、高频度地召开专项教育工作会议,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是不多见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对老年教育的高度重视。历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重大文件的出台,都为上海老年教育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提供了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充分保障,引领着上海老年教育持续创新发展。

(二)坚持系统设计

系统论认为,任何社会和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构成、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的木桶理论,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其最短的那块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系统的要素往往是参差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系统的水平。因此,一个运转高效的系统是不能有明显的短板的。

老年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财、物的投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要使老年教育这个系统运转顺利并发挥最大效应,必须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为此,上海在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不断加大老年教育投入的同时,构建了由11个中心组成的老年教育支撑服务体系,助力全市老年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和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研制和中期评估等重大项目,出版了《中国老年教育@018》和《上海老年教育(2016》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政策部门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带动了全市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了上海老年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在全国首创了老年教育师资注册、培训制度,先后举办了百名校长读书班、教务主任研讨班、骨干教师研修班、专业教师培训班、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训班、助学志愿者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培训老年教育各类师资1.5万人次,为上海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累计出版了上海市老年教育普及系列教材130本,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老龄委评为“2016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50种优秀出版社”之一。同时构建了“四位一体、三通直学”的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模式(“四位一体”指纸质书、电子书、有声读物和学习课件四种学习资源。“三通直学”指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平板APP和电脑微学网站三种网络形式进行学习,走出了一条“互联+共享”“个性+多元”的创新发展新路。此外,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指导中心通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项目推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正能量。老年学习团队指导中心积极发挥星级学习团队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引导市民从组织学习走向学习组织。老年艺术教育指导中心通过指导艺术类课程建设和教学交流活动,承办市老年教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展现了上海老年人的风采。老年教育行业指导中心结合行业需求和特点,为推进行业老年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老年教育成果展示中心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积极宣传老年教育教学的成果,扩大了老年教育的影响力。老年教育信息中心为全市老年教育机构提供数据采集、挖掘等服务,提升了上海老年教育管理的能级。

(三)坚持标准先行

相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各级各类教育而言,老年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至今也只有不到40年的历史。“始生之物,其形必丑。”老年教育在诞生之初,无论是举办者还是具体办学者,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什么是老年教育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甚至对老年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都曾产生过巨大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老年教育的规范标准了。实际上,完善的标准体系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标准建设既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监督、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参照依据,也是社会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行监督评价的重要参考”m]。显然,如果听任“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长期存在,老年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老年教育现代治理体系也就无法建立。

为了推动上海老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老年教育的服务能力,促进老年教育的内涵发展,上海以国家老龄事业和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宏观政策为依据,在对上海城市目标定位和老龄化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老年教育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出发,以落实老年教育“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为抓手,着手制定了老年教育的相关建设、认可及评估标准,包括《上海市区级老年大学内涵建设标准》《上海市老年学校建设指导标准》《上海市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建设指导标准》《上海市养老机构养教结合标准化学习点建设指导标准》《上海市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老年教育认可标准》《上海市老年教育居村委学习点建设指导标准》《上海老年教育慕课建设标准》等十多个老年教育建设标准,其中很多标准都是全国首发,填补了老年教育标准建设的空白,为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些标准从组织管理、条件保障、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习资源、服务能力、工作成效等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为上海老年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在这些基准性标准建立起来后,为了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上海又陆续出台了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和教育教学的示范性建设标准。这类标准的考察的重点是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是否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有没有发挥这些特色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了确保各类基准性标准和示范性标准落到实处,上海又委托市教育评估院开展了第三方教育评估,通过查看各类文本、现场考察办学条件和教学过程、师生员工个别访谈、随机抽样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推动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切实履行责任。在上述标准的指导和评估推动下,上海老年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老年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

“人口现象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提前量。”上海比全国早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省级行政区,上海老年教育现在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也许就是20年后全国老年教育即将面对的现实。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老年教育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或许可以为全国老年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5]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学习中养老一一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巡礼[M].上海:中西书局,2019:前言.

[2]黄志诚.世界正在重视老年人的教育[门.外国教育资料,1980,(03 .

[3]庄俭.上海老年教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6.

[4]上海老年教育史稿编纂委员会.上海老年教育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55.

[6]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学习中养老——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巡礼[M].上海:中西书局, 2019:122.

[7]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学习中养老———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巡礼[M].上海:中西书局,2019:内容提要.

[8]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教育信息中心.2018年上海市老年教育统计汇编[R].上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8:2.

[9]上海老年教育史稿编纂委员会.上海老年教育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77.

[10]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学习中养老——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巡礼[M].上海:中西书局,2019:55- 82.

[11]杨春芳.以标准引领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9,(O4)

[12]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47

 

责任编辑:王松国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cdce.eol.cn/1031/35371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阳光继教
直播预报
更多
×